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实验序号 |
入射光线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AO |
50° |
|
2 |
CO |
40° |
|
3 |
EO |
20° |
|
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__________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_。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运动。
如图甲所示,是李辉”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该物质在BC段处于(“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 。
在青铜峡市“中华黄河坛”文化长廊中,有一尊高大的人物雕像栩栩如生,这引起了小华的兴趣,他想测算的雕像的质量以及它对莲花底座的压强有多大,为此,小华从黄河坛文化馆中获取了以下资料:①一枚用同样材质做成的按比例缩小的雕像样品;②雕像的实际高度H;③从数学知识的角度获知,雕像与样品的体积比等于它们高度比的立方;在此基础上,小华又找到了天平、刻度尺、一个能够放入雕像样品的大号量筒、细线、清水等器材进行测算.
(1)要测算雕像的质量M,你认为小华至少需要进行哪些操作测量,并用字母表示这些测量的物理量;
(2)请你用已知量、测得量,推导出测算雕像质量M的表达式;
(3)若莲花底座的受力面积为S,请你写出雕像对莲花底座压强的表达式p=(用已知量、测得量表示).
小明要分别测量如图甲所示的三个定值电阻和规格为“3.8V”小灯泡的阻值,电源电压均为4.5N.
(1)请参照测定值电阻阻值的电路图原理(图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丙中连接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物电路.
(2)正确连接电路后,则测量过程汇总,灯丝熔断,此时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均填“有”或“无”).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分布作出了a、b、c、d四条I﹣U图象,如图丁所示.
①表示5Ω电阻I﹣U图象的是,表示10Ω电阻I﹣U图象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②表示小灯泡灯丝电阻的I﹣U图象的是(选填字母序号),你判断的依据是.
(4)观察、比较图甲汇总三个定值电阻上标注的物理量参数,说出标注电流随标称电阻的变化关系.
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B处出现蜡烛的像.
(1)实验中选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原因是.
(2)某同学选择与A处蜡烛外形相同的另一根蜡烛,将其在玻璃板后移动,知晓与B处的像完全重合,他这样做实像验证.
(3)另一位同学将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来回移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处蜡烛的像.
(4)另一组同学用跳棋代替蜡烛,在方格纸上实验.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说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