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一无色的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Al3+、Fe3+、Mg2+、Ba2+、
、Cl-
、
,现取两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过量NaOH溶液加热后,只收集到气体0.02 mol,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②在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质量为1.02 g。③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白色沉淀,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质量为11.65 g。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3)试确定K+是否存在________(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
(10分) 25℃时,电离平衡常数:
| 化学式 |
CH3COOH |
H2CO3 |
HClO |
H2C4H4O6(酒石酸) |
H2SO3 |
| 电离平衡常数 |
2.0×10-5 |
K1=4.3×10-7 K2=5.6×10-11 |
3.0×10-8 |
K1=9.1×10-4 K2=4.3×10-5 |
K1=1.3×10-2 K2=6.3×10-8 |
回答下列问题:
(1)pH相同的下列物质的溶液:a.Na2CO3,b.NaClO,c.CH3COONa,d.NaHCO3,e.Na2C4H4O6;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字母)。
(2)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的pH==(已知lg2=0.3)。
(3)常温下,将0.1mol/L的次氯酸溶液与0.1mol/L的碳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 > c(ClO-) >c(HCO3-) >c(OH-)
B.c(Na+) > c(HCO3-)>c(ClO-) > c(H+)
C.c(Na+) ==" c(HClO)" +c(ClO-)+ c(HCO3-) + c(H2CO3)+ c(CO32-)
D.c(Na+) + c(H+)== c(ClO-)+ c(HCO3-) + 2c(CO32-)
E.c(HClO) + c(H+)+ c(H2CO3)== c(OH-) + c(CO32-)
(4)写出少量的CO2通入NaClO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
(5)0.1mol/L的酒石酸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6,则c(HC4H4O6-)+2 c(C4H4O62-)=。(用准确的数值表示)
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l×10-13。有酸溶液A,pH=a;碱溶液B,pH=b。为测定A、B混合后溶液导电性的变化以及探究A、B的相关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烧杯中应盛(选A或B)溶液。
(2)若A为一元强酸,B为一元强碱,且a+b=13。该同学在烧杯中先加入其中一种溶液,闭合开关K,测得烧杯中灯泡的亮度为10(假设亮度由暗到亮表示为1、2、3、…10、11、12、… 20)。断开开关K,将滴定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烧杯中。当从滴定管滴入烧杯中的溶液体积和烧杯中盛有的溶液体积相等时,停止滴加溶液并闭合开关K,此时灯泡G的亮度约为,原因是。烧杯中得到的溶液pH=。
(3)若A为强酸,B为强碱,且a+b=13。断开开关K,将滴定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烧杯中。当测得烧杯中溶液pH和“(2)”中最后得到的溶液pH相同时,停止滴加溶液。此时烧杯中的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大于阴离子浓度,原因可能是。
(4)若A的化学式为HR,B的化学式为MOH,且a+b=13,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此时烧杯中的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一定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c(MOH)>c(M+)>C(R-)>c(H+)>c(OH-)
②c(HR)>c(M+)>c(R-)>c(OH-)>c(H+)
③c(R-)>c(M+)>c(H+)>c(OH-)
④c(M+)>c(R-)>c(OH-)>c(H+)
⑤c(M+)+ c(H+)=c(R-)+c(OH-)
⑥c(MOH)=c(H+)-c(OH-)
Ⅰ、现有下列仪器或用品:①铁架台(含铁圈、各种铁夹);②锥形瓶;③滴定管(酸式与碱式);④烧杯(若干个);⑤玻璃棒;⑥天平(含砝码);⑦滤纸;⑧量筒;⑨三角漏斗。有下列药品:①NaOH固体;②0.1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③未知浓度的盐酸;④Na2CO3溶液。试回答以下问题。
(1)做酸碱中和滴定时,还缺少的试剂是(全对得分,下同)
(2)配制250mL0.1000mol/LNaOH溶液时,还缺少的仪器是。
(3)过滤时,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编号)
Ⅱ、为测定某H2C2O4溶液的浓度,取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c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原理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1)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2)若滴定时,没用标准液洗涤滴定管,会使得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若滴定时,反应前后的两次读数分别为a和b,则实验测得所配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4)在该溶液与KOH溶液反应所得的0.1 mol/L KHC2O4溶液中,c(C2O42-)>c(H2C2O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K+)+c(H+)=c(HC2O4-)+c(OH-)+c(C2O42-) |
| B.c (HC2O4-)+ c (C2O42-)+ c(H2C2O4)=0.1mol/L |
| C.c(H+)<c(OH-) |
| D.c(K+)=c(H2C2O4)+c(HC2O4-)+c(C2O42-) |
(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NH4Cl、②Na2CO3、③NaHCO3、④NaHSO4、⑤CH3COOH、⑥NaOH,pH由大到小的顺为: (填数字代号)
(2)氢气燃烧热值高。实验测得,在常温常压下,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量。则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0.1 mol/L的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H2CO3)____C( CO32-) (填>、=或<),原因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4)常温下,pH=a某强酸溶液V1 L,pH=b某强碱溶液V2 L,已知a+b=12,两溶液混合后pH=7,求V1 和V2的关系
(5)25℃下,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 mol·L-1,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 (Na+)∶c (OH-)=________
(6)常温下,已知Ksp(Mg(OH)2)=1.8×10-11,则Mg(OH)2在pH=12.00的NaOH溶液中的Mg2+浓度
为mol·L-1
(10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的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为_____(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丙池中F电极为__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该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10.8 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__mL(标准状况)。
(4)一段时间后,断开电键K。下列物质能使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________(填字母)。
| A.Cu | B.CuO | C.Cu(OH)2 | D.Cu2(OH)2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