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机物A有下列转化关系,已知等物质的量的B和C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的量相等。



固体

 



加入原料①

 

请回答:

(1)物质A和B的结构简式分别是__                       __。(每个1分,共2分)
(2)反应①、②、③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       _(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                                 __。
(4)C4H8O2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                           
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已致589人遇难。饮用水安全在灾后重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某研究小组提取三处被污染的水源进行了如下分析:并给出了如下实验信息:其中一处被污染的水源含有A、B两种物质,一处含有C、D两种物质,一处含有E物质,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K、Na、Cu2、Al3
阴离子
SO、HCO、NO、OH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化学式:A 、B________、C 、D________。
(2)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1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为________。
(3)写出实验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10月19日上午8点,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在雾霾中鸣枪起跑,当天pM2.5指数达到331,属于严重污染。PM2.5中二次颗粒物(间接生成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大气中的气态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气态氨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通过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颗粒物(如硫酸铵颗粒、硝酸铵颗粒、有机化合物颗粒等)。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空气中的污染物SO2导致酸雨的成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干燥”或“氧化”)SO2气体。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内石蕊试纸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C装置内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___________色,说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③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往盛有水的烧杯中通入SO2气体,测得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然后每隔1h测定其pH,发现pH逐渐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直至恒定。说明烧杯中的溶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最终生成H2SO4
(3)SO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径为:SO2与空气中的O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O3,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则在此过程中的飘尘是作为__________(填“催化剂’’或“氧化剂”)。
(4)SO2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而形成酸雨,该市可能易出现酸雨.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化肥等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气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成酸雨的另一主要原因。

某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充分燃烧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其排出的废气中含有CO2、SO2、水蒸气等。为了检验该发电厂排出的废气中的成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仪器连接的顺序为(填导管接口字母)
(2)根据 现象能证明有SO2存在。
(3)根据 中无明显变化和装置A中 现象证明有CO2存在。
(4)把装置E放置在最后,能否证明该废气中含有水蒸气? ,理由是
(5)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6)将SO2通入氯水中溶液颜色变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有A~I九种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未注明)如下图所示。已知:B、C、F为单质,常温常压下,B为固态,C、F为气态;化合物中仅A、E为气态;常温下,D为淡黄色粉末,H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1)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 F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G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100 mL I溶液中通入A,充分反应后,在减压和较低温度下,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M。通入A的体积V(标准状况下) 与M的质量W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点时M的组成成分为______________。
② 若要使b点生成的盐的质量变为8.4 g,则应继续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 mL (标准状况下).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端口倒出
B.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
C.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拔开橡皮塞并投入碎瓷片
D.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原试剂瓶中

E.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稀NaOH溶液洗涤
F.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清洗;
G.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H.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I.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
J.存放氯化亚铁溶液的试剂瓶则加些铁粉和稀盐酸
K.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来制取氨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