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预示着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即将到来。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请你依据三幅图片的画面,分别写出与之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3分)
图A:
图B:
图C:
(2)各举一部英、法、美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颁布的重要文献。(3分)
英国: 法国:
美国: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编制一份北美独立战争的大事年表(要求:至少列出包括战争开始和结束在内的四件大事)。(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甚至连反全球化也经历了一个"反全球化的全球化"过程。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因素。
⑵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简要说明理由。
⑶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三种"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校尉。--《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碑文曰:维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壬申,舅甥修其旧好,同为一家。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入藩。以后景龙二年,重为婚媾,金城公主因兹降藩。自此以来,完事休贴。见者边吏不谨,互有侵轶,越在遐荒,因之隔阂。今遵永旧,咸与维新,帝式藏用,不违厥旨。
⑴从材料一划线处可看出:秦统一中国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秦统一后,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在(朝代)被废除。
⑵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如何使"西域内属"的?有何意义?
②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藩之间的关系。《唐蕃会盟碑》有何历史价值?
⑶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并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败"反法同盟",维护了法国革命成果,扩大了革命影响。后来,他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掠夺,激起人民反抗。1812年,他率军入侵俄国,惨败而归。欧洲大陆的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瑞典等封建国家和英国乘机围攻法国。在1813年秋天的莱比锡战役中,法军失败。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清军入关后,沙俄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中国领土,作为其侵略据点。1685年,康熙帝派清军分水陆两路进攻雅克萨,俄军被迫投降。但清军撤走后,沙俄又重返雅克萨。1686年,清军再次进攻雅克萨,俄军损失惨重。沙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2012年4月10日,因菲律宾军舰欲抓扣我渔民,引发中菲南海对峙。针对这一事件,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一是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有丝毫让步。二是和谐稳定是中国要维系的大局……。应该说,通过直接谈判和友好协商处理争议,仍是当前解决黄岩岛问题的最佳路径,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将这种努力进行到最后一刻。……"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
(1)请回答材料一中"他"是谁?
(2)根据材料一回答,"他"发动的对外战争性质有何变化并导致了什么结果?
(3)根据材料二回答,你如何认识康熙帝组织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9年,清朝与沙俄通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什么条约?
(4)依据材料二、三回答,康熙帝处理领土争端和当前中国政府对待南海争端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中国和日本都曾经是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都遭受过西方国家的侵略。19世纪中后期,两个国家都进行了近代化的尝试。
材料一:①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②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③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④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⑤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①经济上,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等。②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③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④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中国这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又必须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的进行。但是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温家宝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日本与中国哪一次改革的内容?
(2)请分析材料一中②⑤条改革措施分别给日本经济、文化带来什么影响?
改革后的日本对亚洲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3)你认为材料二中哪一条措施会遭到封建顽固派最激烈的反对?
(4)结合材料三温总理的讲话,谈一谈你对当前中国改革的认识?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中期,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空前的变化。
材料一:
原子弹爆炸形成的蘑菇云隆羊多莉
宇航员在太空行走学生在机房上机
材料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技术群,在这一技术群中,它需要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这就决定了新技术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如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有120所大学、2万多家企业,400万人参加,共得到政府拨款250亿美元。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产品每隔四年,体积会缩小一半,性能却会提高一倍。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造成了温室效应,地球的温度不断上升。197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号召世界各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回答,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哪些领域展开?
(2)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什么特点?
(3)针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株洲市政府积极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请你结合身边的变化来谈一谈,株洲是如何创建两型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