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密闭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如下反应:2X(g) + Y(g) a Z(g) + W(g) △H =-QkJ·mol-1 (Q>0)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物质X的转化率为α;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
(1)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的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化学计量数a的值为 ,该反应的熵变△S 0(填“>”.“<”或“=”)。
(3)平衡后,若压缩容器体积,则再达到平衡后X的浓度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X的转化率α= (用含Q.Q1的代数式表示)。
(4)维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仍为Q1 kJ的是 (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
A.2 molX.1mol Y.1molAr | B.a molZ.1mol W |
C.1 molX.0.5mol Y.0.5a molZ.0.5 mol W | D.4 molX.2mol Y |
(二)若在相同温度下,将2 mol X和1 mol Y加入到容积固定不变的甲容器中,将2amol Z和2 mol W加入到容积可变的乙容器中,t1=5 min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甲中c(Z)=1.5 mol/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5 min内,用X物质表示甲容器中的平均反应速率v(X)=________。
(2)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浓度c(Z)________(填“>”“<”或“=”)3 mol/L。
(3)保持温度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下图中能表示甲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能表示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
(4分)下列两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三种不同:
A.MgO、Na2O、CO2、CuO B.NaOH、Na2CO3、KOH、Cu(OH)2
这两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6分) A、B、C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C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是黄绿色的气体。
①写出A、B的元素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4分)(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氨是重要的化学工业,为了研究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在一密闭容器内充入1 mol N2和2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
Ⅰ:若维持温度不变,且密闭容器的容积固定为1 L。
(1) 当此反应经过2 min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反应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H2在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开始时,向该容器内加入0.5 moL N2,要使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仍与上述平衡时的完全相同,则还必须加入H2 _______mol和NH3 _______mol。
(3)如果开始时加入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 、b mol 、c mol ,要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仍与(1)平衡时完全相同,则a、b、c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a、b分别用含c的方程式表示)。
Ⅱ:若温度维持不变,体系压强维持与Ⅰ相同,密闭容器的容积由1 L随反应进行而改变。
(4)开始时加入1 mol N2和2 mol H2,经过一段时间,容器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时,则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0.2 mol (乙)等于0.2 mol
(丙)小于0.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0.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某溶液中存在OH-、H+、NH、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
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①c(Cl-)>c(NH
)>c(H+)>c(OH-)②c(Cl-)>c(NH
)>c(OH-)>c(H+)③c(NH
)>c(Cl-)>c(OH-)>c(H+)④c(Cl-)>c(H+)>c(N
H
)>c(OH-)
填写下列空白:(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填序号)。
(2)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若上述关系中④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 (HCl)c(NH3·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为c(H+)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