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学习小组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于是选用一定数量同一品种的、具有萌发能力的小麦种子,用五个培养皿做了正确的探究实验,其条件、结果如下表: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空气
充足

 
充足
充足
水分
适宜
 

适宜
适宜
温度
25℃
25℃
25℃
0℃
25℃
光照





结果
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

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1)2号培养皿的水分条件应该是       ,3号培养皿的空气条件应该是        
4号培养皿种子萌发的结果是         
(2)此探究实验设置的对照组是      号。1号与4号对比,实验变量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玉米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中。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
(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

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材料二: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水桶里,只浇水。经过五年,再次称量,柳树质量已达80多千克,而泥土减少却不到100克,如图甲所示;
材料三:18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A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钟罩内的小鼠却可存活较长时间;
材料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称为光合作用。

(1)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成立,则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为
(2)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
(3)如今,依据碘能使淀粉变色的特点,常通过检测淀粉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丙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作用。
3)下图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当实验结束取出小烧杯后,可观察到酒精和叶片的颜色分别是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图丙叶片中部分,
由此说明
5)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利用这盆植物不适合完成下列哪项实验( )

A.观察叶片结构
B.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探究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数目

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表是利用菜豆种子进行的五组实验:将100粒饱满且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份,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5个培养皿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数日并记录结果,请回答:

组别





场所
光下
光下
光下
光下
黑暗处
温度
25℃
25℃
0℃
25℃
25℃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水淹没种子
潮湿
种子萌发情况
19粒
0
0
0
18粒


(1)乙组实验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2)对照甲、丙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对照甲、戊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两装置中均有一两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4)本实验中,共有组对照实验,丁戊两组实验可以形成对照吗?

识图并回答(每空1分,共13分)
下图的玻璃瓶中是正在萌发的大豆种子,玻璃罩中是盆栽的幼苗,两者用玻璃管联通。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瓶中的种子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2.玻璃瓶中的幼苗能够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3.向玻璃瓶中加入适量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加强,产生的气体增多,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作用增强,说明该气体是这种作用的
4.如果把漏斗和玻璃关都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减弱,原因是
5.一段时间后,将玻璃罩内幼苗的叶片摘下,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加热,使溶解在酒精中,再向叶片滴加碘夜,观察到的现象是,这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
6.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平衡。

(每空2分,共10分)同学们大都具有以下的生活经验: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比真空包装的食品容易腐败;用盐腌制的鱼比鲜鱼存放的时间长。为了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小张同学提出两个问题:“新鲜的牛肉比用盐腌制的牛肉更容易腐败吗?”“低温比常温更容易使肉类保鲜吗?”他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并实施了这一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编号
处理方法
温度控制
1号
加入20g新鲜的牛肉
30℃
2号
加入20g用盐腌制的牛肉
30℃
3号
加入20g新鲜的牛肉
0℃

(1)本方案中1号和2号烧杯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2)随着时间推移,你认为最先腐败并发出臭味的是号烧杯中的牛肉。
(3)通过比较1号和3号烧杯中牛肉的变化,可知在温度下更容易使肉类保鲜,因为在这种温度下的生长、繁殖缓慢。
(4)通过比较1号和2号烧杯中牛肉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