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春
(元) 马致远 (元) 白朴
枯藤老树昏鸦,春山暖日和风,
小桥流水人家,阑干楼阁帘栊①,
古道西风瘦马。杨柳秋千院中。
夕阳西下,啼莺舞燕,
断肠人在天涯。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第二首小令画线句展示了一幅、的美丽画面。
马致远诗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白朴诗中的句子“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李白)
可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尾联“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与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结尾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任选角度,赏析名句“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6分)
溪 居①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②束,幸此南夷③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④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⑤碧。[
(注)①这首诗是柳宗元在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③南夷:当时南方少数民族地区。④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⑤楚天:永州原属楚地。请发挥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的画面。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阅读上面的一首宋诗,回答问题。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单分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解释下面加线的词。
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②河曲智叟亡以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下面各句中加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惧其不已也②其真无马邪 |
B.①学而不思则罔②而山不加增 |
C.①汝心之固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
D.①以丛草为林②以残年余力 |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①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③,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选自《陆元方卖宅》
【注】①直:同“值”,价值。②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翻译下面的的句子。
买者闻之,遽辞不买。从本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