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第⑤步实验操作需要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玻璃仪器。
(2)步骤2中,判断加入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
(3)除杂试剂BaCl2、NaOH、Na2CO3、加入的顺序还可以是(用化学式回答) 。
(4)若先用盐酸调pH值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200 mL 1 mol/L NaCl(精盐)溶液,下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6)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情况会使结果偏低的是
A.称量时,托盘天平左盘加砝码,右盘加氯化钠 |
B.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倒出 |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观察液面 |
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经平放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定容 |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
Ⅳ.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然后关闭活塞b,……
(1)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常温下制氯气。请用双线桥法标出此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若该反应中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氯气体积共0.112 L,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还需补充的操作为。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5)D中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写出下图中序号①~④仪器的名称:
①;②;③;④;
(2)仪器①~④中,使用前必须检漏的。(填仪器序号)
(3)分离碘水中的碘应在(填装置序号)进行和操作。
(4)现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成浓度为0.5 mol/L的稀硫酸100mL。
①所需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③下列操作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用量筒取浓硫酸时俯视 |
B.将浓硫酸倒出后,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
C.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后,立即转移 |
D.定容时仰视 |
E.颠倒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但未加水至刻度线
④本实验最费时间的是将稀释后的硫酸冷却至室温,为节省时间,简单易行的加快稀硫酸冷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某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
Ⅰ.实验步骤: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记录。记录盛装 0.1000 mol/L 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时,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_____mL。
②锥形瓶:用酸式滴定管量取待测稀盐酸20.00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作指示剂。
(2)滴定
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待测的稀盐酸时,左手操作滴定管活塞,右手旋摇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至终点时,记录NaOH溶液的终点读数。再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 实验数据/mL |
1 |
2 |
3 |
4 |
V(样品) |
20.00 |
20.00 |
20.00 |
20.00 |
V(NaOH)(消耗) |
15.80 |
15.00 |
15.02 |
14.98 |
Ⅲ.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1)结合上表数据,计算被测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mol/L.
(2)在本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有______.
A.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B.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C.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D.配制标准液的NaOH固体中混有少量KOH固体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已知某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H+的浓度为0.1mol/L,将50mL上述混合溶液与50mLBa(OH)2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0.466g沉淀,溶液(100mL)中OH-的浓度为0.1mol/L。试求:
(1)原混合溶液中SO42-、Cl-的物质的量。
(2)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铵盐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欲从下列装置中选取必要的装置制取(NH4)2SO4溶液。
(1)仪器连接的顺序(用接口序号字母表示)是:a
(2)试从电离平衡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
(3)将装置C中两种液体分离开的操作名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