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此处不必填写)

②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①氧化铜是否也能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
【查阅资料】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的金属氧化物是
【设计并完成实验】Ⅰ.将3.0g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
Ⅱ.将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Ⅲ.将X g氯酸钾与1.0g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实验现象分析】Ⅲ中X的值应为 ,实验Ⅰ和Ⅲ比较可证明 。将实验Ⅲ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1.0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和Xg氯酸钾混合加热,现象与实验Ⅲ相同,这些步骤是为了证明氧化铜在该化学反应前后 都不变。
【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实验Ⅲ中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反思】实验Ⅱ和Ⅲ对比的目的是
【提出问题】②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有何影响?
【设计并完成实验】利用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为3%H2O2溶液,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
【讨论交流】(1)图乙是“0.1克MnO2与不同体积的3%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2)当用“3%H2O2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MnO2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MnO2的质量有4克(一药匙),就能使下图 (填字母)烧杯中所装的3%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实验要求。

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有毒。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使用下列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请回答问题:

(1)A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的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
(3)小明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正确的操作是
(4)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他将镁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
(镁和铁直径均为0. 4mm)放入氧气中燃烧,并将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物质

含碳0.05%的铁
含碳0.2%的铁
含碳0.6%的铁
燃烧时
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未填)

①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②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如图是某种薯片的包装袋,里面被一种气体充得鼓鼓的.小明对这种气体产生了兴趣,
请你和小明一起对该气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食品和氧气接触容易被氧化而腐败;常填充某种气体以防腐.
【作出假设】包装袋中的气体一定不能是_________________

A.二氧化碳 B.氮气 C.空气 D.氧气

【进行实验】同学们进行了进一步探究,请你帮该组同学完善探究过程,具体操作如下: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用注射器抽取包装袋的气体,并将气体注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包装袋中装的不是二氧化碳。
用排水法继续收集一瓶该包装袋内的气体,并向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说明包装袋中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


【反思讨论】根据食品防腐气体应具备的要求,你认为包装袋内充的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__。

小明同学选择“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因素”的课题开展探究。下列是他探究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催化剂二氧化锰的用量/g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反应所需的时间/分钟
1
15
0
5%
30
2
15
1g
5%
10
3
25
1g
10%
5
4
25
1g
15%
3
5
35
1g
15%
1


(1)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2)实验 (填序号),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氧气的速度;
(3)对比实验3和4,可得出的结论是
(4)通过对比实验得到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速度的因素有
A.溶液的温度B.溶液的浓度C.催化剂的种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