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阅读以下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上两幅图片分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两次重要战役的示意图,请回答:
两幅图片分别代表的是哪次重大战役?两次战役的指挥者分别是谁?两次战役的影响各是什么?
公元前356年,“卫鞅”在“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
请回答:(共15分)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2)如果你处于当时社会,假设自己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奴隶主旧贵族、农民,你会对以上哪些措施有看法,是欢迎还是反对?请说出理由。(任选两个角色作答,6分)
(3)根据材料可推断出“卫鞅”的变法主张属于哪家思想学派?此次变法影响如何?
(4)后来商鞅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请你说一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你有何感想呢?
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指的是哪些人?此结构图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哪一项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周被分封的有哪些对象?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说说与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关的西周两种制度之间有何关系?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学完本课后请回答:(共12分)
(1)请按照要求补充完成下列表格
学派 |
代表人物 |
政治主张 |
治人要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
||
庄子 |
||
墨家 |
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以强凌弱。 |
|
韩非 |
||
兵家 |
孙武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2)通过以上表格的完成,同学们,你能找出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有识之士在发表各自的政治学说中,在治理国家方面,观点趋于对立的两位思想家分别是谁呢?
(3)“先人已逝,精神永存”,至今,诸子百家的各学派都留给了后人启人深思的哲学精神,你能找出以下三个成语分别渗透了哪三家学派的精神呢?
“当仁不让”()“随遇而安”()“守株待兔”()
图片知识题(共10分)
(1)填出图中A.B.C.D分别是战国七雄中的哪几个诸侯国。(4分)
ABCD
(2)生活与实践
利用历史典故可以帮助我们识记历史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较多,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如“管仲相齐”、“尊王攘夷”、“葵丘会盟”、“纸上谈兵”等。你还知道其它吗?请写出三个春秋战国时相关的成语。
下列是关于新航路开辟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当地居民都跑来岸边……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个老人坐船前来……许多人都来到了,包括妇女在内,每个人都带些东西。”
“我在1492年发现了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哥伦布首次航行日记
材料二、(如图)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材料一中关于哥伦布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2分)
(2)从材料一中找出能准确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本质的一句话。(2分)
(3)结合材料二想一想,除哥伦布之外,新航路开辟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航海家,他们各有怎样的航海探索或发现?(4分)
(4)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美洲500周年。当时,欧洲国家热烈庆祝,为其树碑立传,而美洲国家则大力谴责,这不同态度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