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回答问题:
(1)历史遗迹、遗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通过上述两个遗址或遗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国家的历史。
(2)图一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是谁制定的?这部法典维护谁的利益?
(3)请简述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交给法国开采,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由战胜国“委任统治”……德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材料二: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新生中国主权的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1)材料一所叙是哪一条约的内容?主要确立了哪些地方的统治秩序?
(2)材料二所叙是哪一条约的内容?主要确立了哪些地方的统治秩序?
(3)签订这两个条约的两次会议之间有什么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
材料二: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联合国宪章》(1945年)
(1)材料一、二分别表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成立时宣称的共同宗旨是什么?
(2)从历史背景、主要成员国、作用等某个方面比较联合国和国际联盟的不同点?
(3)请你写出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国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1)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2)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3)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节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将于10月26日在我国西安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几大设施建设”。
(1)材料一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指出它的出发点A:
经过地:。 两关:C:、D: 。(4分)
(2)材料一图中的安息是指现在的哪里?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
(3)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是谁?
(4)如何评价丝绸之路?
(5)丝绸之路的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何影响?这种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6)请你为复兴“丝绸之路”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读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的人物是谁?
(2)西汉初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在政治和文化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他采取的措施,给汉朝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