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任何企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阴谋都要受到全世界正义力量的谴责。
请回答:
⑴在唐朝历史上位汉藏两族友谊和吐蕃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人物分别是谁?
⑵元朝时期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如何?
⑶联系当前西部大开发,你知道西藏地区的成就有哪些?
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1:《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你可以从中推断出当时全国正在掀起 运动。(1分)
这一运动的主要失误在于 。(1分)
镜头2:《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
造反派们将佟志和文丽背靠背推向墙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2)请问:这一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1分)
镜头3:《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3)镜头3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做出的?该会议确立了什么指导思想? 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建设时间相结合所阐发的理论指什么?这一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分)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启示?(1分)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
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材料一 1842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材料一中“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展示二:现代独立自主篇
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的突出成就表现是什么?举出两例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一例。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展示三:新时期改革开放篇
(4)1979年以来,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设立的最早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哪个城市?
(5)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经历了屈辱外交——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演变历程,对此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的历史人物是谁?该历史人物的本名叫什么?
(2)秦扫六合后,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二、图三所体现的措施。
(4)图一人物在思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全国的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的繁盛,吸引各国人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朝自身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四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件典型事例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出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
(4)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的政策是什么?从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哪一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其建立者是谁?
(2)材料一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辨析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先生对“1005年的协定”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