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饿?这不是有些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请回答:
(1)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
(2)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
(3)许多成语典故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你能写出三个吗?

“汉族、汉字、汉文化、……”,“汉”与汉朝的强盛有很大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经济之盛】
材料一“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描述的情景出现在哪个时期?请概述出现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
【政治之盛】
材料二百家讲坛《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主题歌:“汉家旌旗蔽四海,暮云飞渡单于台。……五十四年功过凭谁述,甘泉花落尽尘埃。”
(2)材料二中,“暮云飞渡单于台”是什么军事行动?汉武帝励精图治促成的盛世局面是什么?
【外交之盛】
材料三

(3)材料三呈现的神奇商路是什么?开通这条商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文化之盛】
(4)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 作为最高学府,西汉末达万人规模;东汉光武帝还兴办地方官学——郡国学。试分析“独尊儒术”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3分)

适时改革(变法),与时俱进。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1)材料一是谁的言论?他在哪国变法实践了“治世不一道”的思想?这次变法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三项改革内容?颁布这些改革内容的帝王是谁?这次改革对民族关系有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说一说以上两次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统一与分裂。

(1)依据图一,秦朝统一后定都,疆域范围东至东海,西到 ,南达南海,北到一带。
(2)图二中,A是国,B是国,C是国。(3分)
(3)图二形势与图一形势相比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在世界近(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经济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僵化后,也有严重弊病。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所取得的成就和产生的消极影响。
(2)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为起点,西方国家是如何进行内部调整突破“自由放任”模式的?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20世纪晚期,中国在实践和理论上是如何突破“计划经济”模式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