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
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永无止境。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图所示:
(1)向沉淀池中要通入CO2和氨气,应先通入____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__。
(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母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__,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____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物质x是__________,从沉淀池中提取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
(5)写出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6)这样制得的产品碳酸钠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为检验该杂质的存在,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
(1)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氢气物质的量[用n(H2)表示]对N2(g)+3H2(g)2NH3(g)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表示成如下图所示的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①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
②若容器容积为1L,n=3mol,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0%,则在起始时体系中加入N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③图像中T2和T1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等于”、“无法确定”)。
(2)氨气和氧气从145℃就开始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如图):
4NH3+5O24NO+6H2O
4NH3+3O22N2+6H2O
温度较低时以生成__________为主,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现以H2与O2、熔融盐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其中Y为CO2)装置进行电解。
写出石墨Ⅰ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在电解池中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如下图的转化关系中,已知A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酸式盐。D、Y、H为气体,X为无色液体,G和K均是常见的强酸。H与Na2O2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的盐与Ba2+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G的白色沉淀,一个D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D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H+X→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C→H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写出D与K反应生成的正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1molH(g)完全转化为I(g)时放热98.3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某条件下,当加入4 mol H和2 mol Y后,放出314.56 kJ的热时,此时H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6)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aD(g)+bY(g)cE(g)+dX(g)。在2 L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D和5 mol Y,有催化剂存在下,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比反应前增加了1/18。则前2 min内用E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1·min-1,平衡时D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
以下是合成聚酯类高分子材料的路线:已知:
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结构不稳定,易脱水生成醛或酮: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2)C的结构简式为;
(3)由C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为;
(4)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水解产物之一为乙酸的有种。
A、B、C、D是常见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D的少2个。E是与D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半径小于D。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易溶于水的物质中,能促进水电离的物质M是(写化学式,写一个即可,下同),能抑制水电离的物质N是。25℃时,pH=a的M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与pH=a的N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为。
(2)甲、乙、丙分别是B、C、D三种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甲、乙都能与丙发生反应,且丙用量不同,反应的产物不同。回答问题:
①向丙溶液中缓慢滴加过量的乙溶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等物质的量的丙溶液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