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刘兰芝临别梳妆时“事事四五通”,对其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此延缓别离的到来,反映了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
B.本想精心修饰,但心烦意乱,不得不重来几遍。
C.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作为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的挑战。
D.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以博得焦母的好感,促使焦母改变主意。

刘兰芝辞别小姑“泪落连珠子”,辞别焦母却不落泪,这表现了兰芝什么思想性格?
刘兰芝拜别婆婆时,诗歌浓墨重彩地描写“新妇起严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分析。
①极写刘兰芝的装束美、容颜美、姿态美,突出她的“精妙世无双”。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玉泉溪
湘驿女子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第二句诗中哪个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分析。
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三首(其一)
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注]①邗沟:今扬州至淮安的一段运何。②菰蒲:菰,茭白。蒲,蒲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对第四句中的“忽”字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白居易《长恨歌》相同吗?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 波 媚
陆 游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南山:秦岭主峰,在长安城南。
②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均为长安城内胜景。此时长安城为金兵占领。
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下阕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珪[注]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此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惨遭失败,有感于此,遂作此诗。
(1)首联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