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3V)
B.电流表(0~3A,内阻0.0125)
C.电流表(0~0.6A,内阻0.125)
D.电压表(0~3V,内阻3k)
E.电压表(0~15V,内阻15k)
F.滑动变阻器(0~20,额定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0~2000,额定电流0.3A)
H.电键、导线。
(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
(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________接法。(填“内”或“外”)
(3)待测电阻是一根均匀材料制成的金属丝(横截面为圆形),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l=__________cm,直径d=_______mm。
|
(值得重视的收获—24分)期末学习盘点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运用能量观点分析问题与运用动力学观点分析问题有何异同?并举例说明
温馨提示:可采用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也可采用树状图形式、也可采用流程图形式、也可用文字描述,形式不限,……
仔细观察下图,试推导质点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并说明向心加速度的方向。
图为记录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间隔)的示意图,其中O为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A、B为弹簧振子的最大位移处。
(1)请在乙图中标出振子的位移方向;在丙图中标出振子的速度方向;在丁图中标出振子加速度方向的。
(2)请画出后续的第五幅图,并在原图上粗略作出振子做简谐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上。飞船上备有以下器材:
A.停表一只 | B.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 |
C.弹簧测力计一个 | D.天平一架(砝码) |
宇航员在绕行晨及着陆后各做一次测量,依据测量数据,可求得该星球的半径R及质量M,已知引力常量为G
(1)绕行时需测量的物理量为,选用的器材是(填序号)
(2)着陆后需测量的物理量为,选用的器材是(填序号)
(3)利用测得的物理量写出半径R="" ,质量M=""
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时间为0.02s。请分析探究思路并完成以下问题
(1)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
(2)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进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将第一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功记为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如图所示是其中四次实验打出的纸带,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与计算填写下表
(3)根据数据选择恰当的坐标轴,在坐标纸上作出图象
(4)根据图象,得出实验结论是
(5)根据实验结论,请陈述与实验目的能自圆其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