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三)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解】 ①遽:立刻,马上。解释划线的字
(1)遽契其舟( ) (2)求剑若此( )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是吾剑之所从坠本文的题目是一个成语,请写出这个成语,并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4分)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宋史》)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普少习吏事 ()②读之竟日()
③普颜色不变 ()④他日补缀旧纸()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七月卒,年七十一。上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普事先帝,与朕故旧,能断大事,向与朕尝有不足,众所知也。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 因出涕,左右感动。(选自《宋史•赵普传》)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比较“卒用其人”和“七月卒”中的“卒”的意思。
(2)《赵普》一文表现的中心是。材料中体现这一中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阅读选文和材料后,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桓侯故使人问之
使人索扁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从全文看,桓侯的固执己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2分)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 ”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暇更录唐、宋人诗⑵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⑶未尝寝⑷ 辄指壁间诗歌翻译下面句子。(2分)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选出与文中“教儿低吟之以为戏”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A.(曹刿)问:“何以战?” | B.不以物喜 |
C.何不试之以足 |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对待母亲,蒋士铨能“坐枕侧不去”、“ 诵声琅琅然”、“ 持书诵于侧”。读完本文,谈谈在做人方面你的所得。
解释下面文段中的加点词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① 闻寡人之耳者②时时而间进③期年之后
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陋室铭》选段,回答下列各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有龙则灵(2)惟吾德馨(3) 调素琴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
(1)无案牍之劳形。
(2)何陋之有?阅读选文,用自己的话
说说陋室不陋体现在哪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