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是“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
①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
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
③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 ,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培养皿B不做任何处理。
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
(1)在第一步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起什么作用?(     )

A.使培养基闻起来很香,容易吸引细菌
B.使培养基表面看起来很黏稠
C.为细菌等的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2)在第2步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                
(3)步骤3的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4)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                        
(5)如果实验成功,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会发现培养皿    中的没有菌落生长。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4℃的冰箱冷藏室里
种子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不萌发

(1)本实验中,乙装置在实验中起__ ___作用。
(2)实验甲和乙形成对照实验,其中变量是_ ____。
(3)实验设计中,甲和丙能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__ __。
(4)本实验中共有几组对照实验?__ __。
(5)本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如图A、B两试管各装入2毫升淀粉糊,再分别向A、B试管加入等量的唾液和水,然后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混合,据图回答问题:
(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淀粉的消化与 是否有关.
(2)为了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需要将试管放在 度水中进行水浴加热10分钟.
(3)此实验的变量是
(4)实验最后分别向两个试管滴加碘液,试管A内的物质不会变成 色.
(5)通过此实验可以推断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初始消化的部位是

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害虫. 幼虫表面呈金黄色,喜群集,常常聚集在粮堆中或其它食料的下方.如果往饲养黄粉虫的容器里放一片面包,它们会聚集在面包片下面吃面包,如果把面包片翻过来,暴露在明处的黄粉虫会很快爬到面包片的下面.冬冬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
(1)如图是冬冬设计的关于“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装置,此实验装置探究的是哪种环境因素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A.温度 B.光
C.麦麸D.风力
(2)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3)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 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4)预期实验结果:黄粉虫会趋向于哪一种环境
A.明亮 B.阴暗
(5)判断:黄粉虫是一种良好的饲料,实验完毕后直接杀死即可.

为了探究温度和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某校生物课外研究小组分別在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花盆里.放入来自同一处的土壌,并各填入三株大小、生长状态几乎相问的幼苗.通过控制温度和光照条件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回答:

(1)丙和丁两组之间能否形成对照?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2)乙组控制的光照条件应是
(3)下面是该课题小组所做的实验探究步骤,试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一:选取长势相同的幼苗六株.分別称重、记录,然后植入花盆中,随机均分为两组, 编号为A、B。
步骤二:A 组罩上无色塑料袋,B 组罩上浅蓝色塑料袋.两组均放在阳光充足的室外。
步骤三:定期浇水,一个月后,仔细取出植株,分别洗净称重并记录。
如果A 组的净增重大于B 组,则说明光照强度对幼苗的生长 影响。如果A 组的净增重等于B 组,则说明光照强度对幼苗的 影响。(均填“有”或“无”)

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
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

(1)上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 组对照实验。
(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 构成对照实验。
(3)培养皿放入一定数量种子而不是1 粒种子,其目的是
(4)甲与丙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