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HCO3杂质可用通入足量CO2气体的方法提纯 |
B.Fe(OH)3中含有少量A1(OH)3可加入适量的HCl除去 |
C.用CCl4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 |
D.Fe(NO3)3中混有少量Fe(NO3)2的杂质可加入适量的硫酸除去 |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反应的热效应ΔH1>ΔH2 |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1.9KJ/mol ,可知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 kJ,即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285.8KJ/mol |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 ,若将0.5 mol浓H2SO4溶液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在反应A(g)+3B(g)=2C(g)+2D(g)的速率测定实验中,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v(A)= 0.15mol·L—1·s—1 ,v(C)= 0.3 mol·L—1·s—1 ,则用C来表示反应进行的速率更快。
C.如图所示,在一U型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Na2SO4溶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型管内会形成一个倒立的三色“彩虹”,从左到右颜色的次序是.红、紫、蓝
D.反应HCl ( aq ) + NaOH ( aq ) =" NaCl" ( aq ) + H2O ( l ) △H < 0,在理论上能用于设计原电池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1下列物质的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小的是
A.HCl | B.CuSO4 | C.NaOH | D.NaCl |
下列事实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変浅 |
B.使用催化剂,提高合成氨的产率 |
C.高锰酸钾(KMnO4)溶液加水稀释后颜色変浅 |
D.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s)+2B(g)3C(g)△H<0,达平衡后,改变下列反应条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A,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C.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D.增大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