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郑板桥开仓济民》一文,完成小题。(14分)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文)。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郑板桥开仓济民( ) ②曾任范县令( )
③值岁荒( ) ④上有谴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或阻之
A.观之正浓 | B.故时有物外之趣 |
C.是吾剑之所从坠 | D.至之市 |
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此 何 时 若 辗 转 申 报 民 岂 得 活 乎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B.先帝称之曰能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C.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时时而间进 |
D.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楹联习俗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初中毕业生,你的对联水平也应该不错,来试试身手吧。下面是根据[乙]文而拟的上联,请结合[甲]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邹忌讽齐王纳谏,下联:。诸葛亮和邹忌虽然都是臣子且都官居相国,但因与被劝者亲疏关系的不同,他们在进谏时方式和语气上又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A.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 B.俟其欣悦( ) |
C.媵人持汤沃灌( ) | D.腰白玉之环(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举不若人也。下列加线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 B.食之不能尽其材 |
C.蝉则千转不穷 | D.策之不以其道 |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明自己求学的艰难?
你从作者的求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的秘诀?
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
阅读文言文。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
注:【毛锥子】毛笔的别称,这里指诗文写作;【皤】白色。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1)着鹅溪练上()(2)意致闲淡()
(3)泫然不能自已也()(4)是则真可哭也()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愀然以悲船载以入 |
B.为毛锥子所窘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C.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此之谓失去本心 |
D.是则真可哭也入则无法家拂士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2)庶竭驽钝,攮除奸凶。
(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说说作者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梅花书屋
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乃造书屋一大间。旁广耳室如纱幮,设卧榻。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旁。其旁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慕倪迂“清閟”,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注释】①选自张岱《陶庵梦忆》。②幮(chú): 古代一种似橱形的帐子。③閟:同“闭”。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花 时 积 三 尺 香 雪
(2)西 溪 梅 骨 古 劲解释下列加线字
①余筑基四尺②岁满三百余朵
③密宝襄盖之④又以“云林秘阁”名之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张岱是小品名家,他善于运用修辞,熔才情、气节、学识于一炉,灵笔点化,简练中见丰富、平实中显新妙、单纯中透雅致,营构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妙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你能结合本文相关语句,进行精当的赏析吗?
张岱说:“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陋室铭》中,刘禹锡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如何看待他们的交友观?说说你的想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着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解释加线的词语。
陟罚臧否 平明之理
严闻亮卒 虽仇必赏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
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
C.立闻亮卒 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
D.发病而死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译文:
(2)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
译文:请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亮 之 为 政 开 诚 心 布 公 道【乙】文的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