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文阅读。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用现代汉语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亡一羊 ② 既反 ③ 奚亡之 翻译下面的句子: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可楼记》(明·高攀龙)(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曩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是予之惑矣。 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意所不足,生于有所不可;无所不可焉,斯无所足矣,斯无所不乐矣。今人极力以营其口腹,而所得止于一饱。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地。极力以营苑囿,而止于岁时十一①之游观耳,将焉用之!且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②也。吾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则斯楼其赘③矣。
【注】①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十一,十分之一。②耦:ǒu,两人耕地,引申为匹敌相对,有正有反。③其:表揣测,大概。赘:多余。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曩吾少时()⑵是予之惑()
⑶营其口腹()⑷吾能日涉()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 然 有 所 可 则 有 所 不 可 是 犹 与 物 为 耦 也。翻译下列句子。
⑴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
译:
⑵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地。
译:本文叙议结合,从叙的内容看,主要是写“可楼”得名的由来;从议的内容来看,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可楼记》(明·高攀龙)(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曩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是予之惑矣。 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意所不足,生于有所不可;无所不可焉,斯无所足矣,斯无所不乐矣。今人极力以营其口腹,而所得止于一饱。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地。极力以营苑囿,而止于岁时十一①之游观耳,将焉用之!且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②也。吾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则斯楼其赘③矣。
【注】①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十一,十分之一。②耦:ǒu,两人耕地,引申为匹敌相对,有正有反。③其:表揣测,大概。赘:多余。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曩吾少时()⑵是予之惑()
⑶营其口腹()⑷吾能日涉()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 然 有 所 可 则 有 所 不 可 是 犹 与 物 为 耦 也。翻译下列句子。
⑴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
译:
⑵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地。
译:本文叙议结合,从叙的内容看,主要是写“可楼”得名的由来;从议的内容来看,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徐邈传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①。”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
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于谷阳,御叔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②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州界军用之余,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僚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注】①指饮酒而醉。②战国时期齐国丑女。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竟坐得免刑坐:因为 |
B.而臣以醉见识见:被 |
C.应死者乃斩以徇徇:示众 |
D.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还:又,再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徐邈“肃清州界”举措的一组是
①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②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
③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
④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
⑤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
⑥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
A.①②④ | B.③⑤⑥ | C.①③④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得知徐邈违令饮酒而大怒,准备处罚徐邈,最终因为校事赵达和度辽将军鲜于辅的劝谏才得免。 |
B.魏文帝认为凉州距内地很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徐邈不负所望,最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 |
C.为了稳定边界,徐邈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并通过兴办学校、教化民众等措施,使社会风气逐渐好转。 |
D.朝廷任命徐邈为司空,徐邈认为百官都害怕他,且自己又老又病,不宜担任此官职,最终坚决推辞不到任。 |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③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注释①魏文侯:名魏斯,魏国的国君。“文”是其谥号。乐(yuè)羊:人名。中山:战国时代的小国,在今河北省定县。②封:帝王以土地、爵位、名号赐人。击:魏击,后继承君位,即魏武侯。③趋:礼貌性的小步快走,表示恭敬。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克()(2)向()(3)反()任座和翟璜各自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2分)
魏文侯对待任座态度前后有何不同?
从这则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
项羽本纪(节选)
【西汉】司马迁
于是项王乃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①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②与江东弟子八千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③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故人乎?”马童面之④,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王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⑤。”乃自刎而死。
【注释】①舣:使船靠岸。②籍:项羽的字。③赐:赠。④面之:指吕马童转过脸来,面对项王。⑤吾为若德:我送你个人情。意为让你得我的头,好去讨封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谓项王曰()(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3)顾见汉骑司马() (4)若非故人乎()用“/”给下句划分停顿(停一处)(2分)
尝一日行千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
句子(2分)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文中看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如何评价项羽自刎乌江的做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