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 (g)+H2O (g) CO2(g) +H2 (g),向2 L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O (g)、1 mol H2O (g),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1.6mol,用H2O (g)表示该反应速率为________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若往容器中再加入2 mol CO (g),则重新达到平衡时的CO总转化率________20%(填“>”、“<”或“=”)。
(2)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 NO22NO+O2 ΔH>0,反应过程中N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若曲线A、B分别表示的是该反应在某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情况,则曲线B此条件可能是________(填“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升高温度”“降低温度”或“使用催化剂”)。
(3)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
①2N2O5(g) 4NO2(g)+O2(g)
②2NO2(g) 2NO(g)+O2(g)
若达平衡时,c(NO2)=0.6 mol/L,c(O2)=1.3 mol/L,则反应②中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3min时,混合物中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2分钟后X、Y、Z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状态。
(5)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A.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 |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 mol X,同时生成2 mol Z![]() |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E.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G.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H.2υ正(X)= 3υ逆(Z)
下列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用化学式或元素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二 |
⑥ |
⑦ |
![]() |
|||||
三 |
① |
③ |
⑤ |
⑧ |
⑩ |
|||
四 |
② |
④ |
⑨ |
(1)11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2)①②⑤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3)②③④中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元素⑦的氢化物分子式为,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②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氢化物与元素⑧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和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和。①和⑨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该化合物灼烧时焰色为色,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元素⑧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①和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⑧⑨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有以下几种物质:①NaCl;②H2O2;③N2;④KOH;⑤CS2;⑥H2SO4;⑦NH4Cl;⑧NH3;⑨Na2O2;⑩MgF2。
(1)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
(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有。
(3)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有。
(4)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
(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③;④;⑨。
(6)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⑤;⑩。
已知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分别为6、8、11、13,请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XY Z W
(2)写出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XY
Z W
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是______个,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失去______个电子;卤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是______个,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得到______个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