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逮:及,到达。②邑:同乡。③文不识:一个人的名字。④与:帮助。⑤资:借。⑥大学:大学者,很有学问的人。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⑴衡乃穿壁引其光 (      )         ⑵书映光而读之(     )
对文中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愿意得到你家的书,读遍它。
B.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C.我愿意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D.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读遍它。

文章表现了匡衡什么精神?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B.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C.深入不(毛发)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怠慢,疏忽)

(2)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躬耕南阳

每假借藏书之家

B.故临崩寄臣大事

其境过清

C.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D.若无兴德

朝廷臣莫不畏王

(3)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②两段在追述自己的身世经历时,五次提到“先帝”,目的是表明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地位高,显示自己为蜀国鞠躬尽瘁,劳苦功高。

B.选文第③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用意还是劝勉刘禅亲贤远佞。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无语渡沪,平定南方”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D.全文以议论为主,以叙事为辅,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②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萧颖士风节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 后召 史馆又不屈愈见 疾至免官更调 河南参军。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禄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1)下列甲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颖士 语柳并曰

阴:暗中

B.胡人 宠而骄

负:依仗

C.往 金陵

客:旅居

D.则 之焉

过:责备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A.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C.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D.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颖士对宰相李林甫、永王李璘的召见均辞而不去。

B.萧颖士预言了安禄山即将叛乱且东京将会陷落。

C.郭纳、封常清没有采纳萧颖士的守城计策。

D.节度使源洧听从了萧颖士坚守襄阳的劝说。

(4)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

文言文阅读

樊姬,楚国之夫人也

樊姬,楚国之夫人也。楚庄王罢朝而晏,问其故。庄王曰:“今旦与贤相语,不知日之晏也。”樊姬曰:“贤相为谁?”王曰:“为虞丘子。”樊姬掩口而笑。王问其故。曰:“妾幸得执巾栉以侍王,非不欲专贵擅爱也,以为伤王之义,故所进与妾同位者数人矣。今虞丘子为相十数年,未尝进一贤。知而不进,是不忠也;不知,是不智也。不忠不智,安得为贤?”明日朝,王以樊姬之言告虞丘子,虞丘子稽首曰:“如樊姬之言。”于是辞位而进孙叔敖。孙叔敖相楚,国富兵强,庄王卒以霸,樊姬与有力焉。

(选自《新序校释•杂事》)

【注释】①楚庄王:春秋时楚国君,号称春秋五霸之一。②晏:晚。③巾栉:泛指盥洗用具。

(1)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旦与贤相语(谈论)

水尤清冽(格外)

B.未尝进一贤(推荐)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C.孙叔敖相楚(宰相)

小大之狱(案件)

D.庄王卒以霸(最终)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日之晏也

当求之于上流

B.樊姬掩口而笑

面山而居

C.王以樊姬之言告虞丘子

计日以还

D.于是辞位而进孙叔敖

皆以美于徐公

(3)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文中的樊姬是一个既“忠”且“智”的人。

B.文中的樊姬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都善谏,樊姬把自己与虞丘子进行对

比,邹忌把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二者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C.虞丘子辞位的原因是樊姬力荐孙叔敖。

D.选文主要通过对话推进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忠不智,安得为贤?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之书为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

【注释】①姥(mǔ):老妇。②篚(fěi):圆形竹筐。③真草:楷书,草一书。④抗:抗衡,相当。⑤耽:沉溺,沉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善鸣,求市未能得

②遂携新友命驾就观

③当举群相送耳

④使人耽之若是

(2)“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C.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D.饿其体肤(《<孟子>两章》)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②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4)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阅读《三国演义》选段,完成问题。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A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A曰:“A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A曰:“A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A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A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A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A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借父之名,非英雄也。”A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A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A曰:“舍此之外,A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A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A,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A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A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A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1)A是指  

(2)概括选段故事情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