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以大小( )  (2)故不意也( )
(3)休祲降于天( ) (4)长跪而之曰(  )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
面对领土争端,唐雎以正确的方式使自己不辱使命,且使不可一世的秦王“长跪而谢”,针对目前的“钓鱼岛”争端,你有什么看法?若你身为我国与日本进行谈判的外交官,你打算怎样做?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康海救友》,完成后面小题。(12分)
康海与太监刘瑾同乡,瑾以其文名,欲亲之,海不与之通。瑾拘梦阳狱,必死之。客曰:“念非康德涵,无可脱梦阳者。”梦阳曰:“死吾安之,何以累德涵?且德涵必不屈瑾。”客强梦阳致二语德涵:“德涵救我,惟德涵能救我。”海得书喜曰:“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许我!”即上马驰瑾门。明日辄赦出之。
【注】①康海:字德涵②梦阳:李梦阳,明代著名文学家。 ③非:除非。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而良友() (2)明日辄赦出之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瑾其文名

A.天下事为己任 B.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C.盖诱敌 D.实奇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且德涵必 不屈瑾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念非康德涵,无可脱梦阳者。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康海是个怎样的人?(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后面的题。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有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不能称前时之闻()(4)贤于材人远矣()
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余闻之也/久 B.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父利其然/也

翻译下列句子。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暮冥冥 B 国怀乡
厚此伪存真
C春和明 D宠辱
良辰美白头
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
翻译下列句子
(1)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赏析下面的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醉翁亭记》节选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 树林阴翳翳:
(2) 太守谓谁谓: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
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每空0.5分,共3分)
(1)略无处 ()(2)乘奔御风 ()
(3)势竞上 ()(4)望峰心()
(5)经纶世务 () (6) 猛浪若()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每句2分,共6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文:
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每空一分,共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两段文字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感情不一,说说具体有什么不同。 (4分)
选取富春江或者三峡之美写一段导游词。(4分 )(不少于5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