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7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必先其心志  (       )
(2)入则无法家士(       )
(3)仆之        (       )
(4)官大者,主之(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1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不知木兰女郎
B.舜发于畎亩中此谓也
C.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皆谓之“长人”而异(差异,引申为排斥)之

B.鲁复善待,由是反(通“返”,返回)鲁

C.鲁君与之一乘(驾驶)车

D.辞(辞职)去,而老子送之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贫且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B.尝为季氏史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斥乎齐,逐乎宋、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D.仁人者送人以言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阅读下面的文言段落,完成下列各题。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妇:妻子。 ②德如:阮侃,字德如,晋代医家。③交礼:婚礼。④无复入理:没有再进入新房的打算。⑤故:本来,自然。⑥裾(jū):衣襟或袍袖。 ⑦士: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会允有客至 会:(2)桓果语许云 语:

(3)便捉裾停之 停:(4)遂相敬重 遂:

(2)翻译下面句子。

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

(3)许允妻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漂荡(顺、随) B.一百许里(多)

C.横柯上蔽(遮蔽) D.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猛浪若奔 若为佣耕

B.负势竞上 负者歌于途

C.水皆缥碧 陈守令皆不在

D.自富阳至桐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封书信,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的所见所感,又是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写出水的清澈,突出“异水”的静态美。

D.“夹岸高山……互相轩邈”,采用比喻手法,把静止的崇山峻岭写活了,写出了山势的“奇”。

(4)翻译下面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mò死)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cù)然如抱深忧。

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zhě红褐色)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dài欺哄)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竞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pǐ)砞mò(捶胸顿足)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讫,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 于沙上

②不亦 ·

· 危症亦立愈

④终不反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求 · 下流,固颠

固国不以山溪 ·

B.转赠 ·

扶苏 · 数谏故

C.必 · 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归途 · 窝集遇三盗

D.以箧 ·

· 势竞上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②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白命豪杰,顾及不能耶?

(4)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甲】文的启示:   

【乙】文的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汉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字穆姜。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矩为安众 令,丧于官。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穆姜慈爱温仁,抚字 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或谓母曰:" 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对曰:"吾方以义相导,使其自迁善也。"及前妻长子兴遇疾甚重,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恩情笃 密。兴疾久乃瘳,于是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受。 吾兄弟不识恩养,心如禽兽。虽母道益隆,我曹过恶亦已深矣!"遂将三弟诣南郑狱,陈母之德,状己之过,乞就刑。县言之于郡,郡守表异其母,免除徭役,遣散四子,许以修革。自后训导愈明,并为良士。

穆姜年八十余卒。临终敕诸子曰:"吾弟伯度,智达士也。所论薄葬,其义至矣。今吾去,令汝等遵承,勿与俗同,增吾之累。"诸子奉行焉。

(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注】①安众,县名。②字,哺育、养育。③笃dǔ,忠实。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其自 · 善也

迁:改变、变化

B. · 谓母曰

或:或者、或许

C.状己之 ·

过:错误、过失

D.临终 · 诸子曰

敕:命令、训诫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

②吾兄弟不识恩养,心如禽兽。

(4)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程文矩妻的美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