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二:我们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现在是,而且按公理也应该是,独立自由的国家;我们对英国王室效忠的全部义务,我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大不列颠一切政治联系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文献的内容?由什么机构发表的?该文献发表的目的?该文献发表的时间?该文献的制定起了什么作用?
②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发表有什么意义?文中的“现在”指的是什么时间?
③材料三是什么文献的内容?
④分别列举至少一个颁布这些文献的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读图,请回答问题
请回答:(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请用一句话评价他?
(2)图二、图三和图四反映了秦朝的哪些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
“希腊多山靠海,地势崎岖不平,仅有的小块平原又被难以逾越的山脉阻隔;土地只适合种植葡萄、橄榄等,粮食不能自给;海岸线曲折,岛屿密布,多良港……希腊人一开始就不同于古代东方的农业民族。”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希腊的地理环境具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不得照抄原文,可摘抄关键词,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2)这种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古希腊文明在经济、政治方面和“古代东方的农业民族”有什么不同?(2分)
“男人就是城邦”
——《伯罗奔尼撒史》
(3)“男人就是城邦”,揭示希腊政治制度的局限性是什么?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
(1)7世纪日本的“大化改新”吸收了哪个国家的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近代中国,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也曾西学自救,请举例说明
(3)1980年,中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其中, “近现代五口通商口岸、新时期首批特区窗口”指的是哪一个城市?这一措施和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里的道路铺设很差,稍有点水就变得湿乎乎的,由于用大量的牲口车运水以及岛内多雨,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于是形成大量恶臭的污泥……他们从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积极从事商业贸易。通过海洋和泰晤士河,各种货物可以运入伦敦,又可以从这里运到其它目的地。”
——意大利商人伦敦旅行见闻录(1497年)
材料二“在中世纪中期,西欧各国的城市如雨后春笋,增加很快……当时大多数城市的人口也很少,一个典型的城市,居民通常不过五千到一万……城区面积不大,房屋拥挤,街道狭窄……”
——杭州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材料三“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恩格斯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世纪西欧各国城市如雨后春笋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具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不得照抄原文,可摘抄关键词,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西欧的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见图2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如图,图3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
材料三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 小岗生产队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交售粮食 |
1976年 |
35000斤 |
230斤 |
—— |
1979年 |
132300斤 |
800斤 |
30000斤 |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
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2年中国土地制度和1979年中国土地制度的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