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g=10N/kg)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h(cm)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F(N) |
6.75 |
6.25 |
5.75 |
5.25 |
4.75 |
4.25 |
4.25 |
(1)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完全浸没的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所处的深度 关;(选填“有”或“无”)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 )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圆柱体的横截面积是 cm2.
2016年5月27日在越南中部的义安省,一条15米长、2米高的活鲸鱼突然遇到退潮,搁浅在沙滩上了。对鲸鱼搁浅的原因,小天和小江展开讨论,猜想浸入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水的多少有关,并分别进行了探究。
Ⅰ.小天的探究过程如下:
(1)在标有刻度的烧杯A、B内均倒入体积为50mL的水:
(2)将相同物体分别放入A、B烧杯内的水中,静止时分别如图甲、乙(乙中物体未与容器底密合)。
请根据小天的实验过程填写下表:
A或B烧杯中水重G/N |
图甲中物体所受浮力F 浮 1/N |
图乙物体所受浮力F 浮 2/N |
0.5 |
0.5 |
根据实验数据,小天认为,浮力的大小跟水的多少 (填"有关"或"无关")
Ⅱ.小江的探究过程如下:
(1)将重为4N的物体浸入装有适量水的容器中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1,如图丙;
(2)减少容器中的水量,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F 2,如图丁。
请根据小江的实验过程填写下表
物理量 |
图丙 |
图丁 |
物体所受浮力F 浮/N |
1.4 |
|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m 3 |
1.4×10 ﹣ 4 |
根据小天和小江的实验数据,你认为鲸鱼搁浅的原因是 。
①海边的水太少,产生的浮力也很少
②水位下降,导致鲸鱼的重力变大
③水位下降,导致鲸鱼浸入海水中的体积减少。
小桃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连接实物电路如图,电源电压为3V。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电流 I/A |
0.40 |
0.19 |
0.13 |
0.14 |
0.08 |
0.07 |
电阻 R/Ω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1)连接实物电路前,开关应 ;电路连接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 端(填"A"或"B");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了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 的作用。
(2)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3V,小桃猜想这可能是由电路中的元件 (填元件的字母代号)发生 故障引起的。
(3)故障排除后,小桃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是明显错误的,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可能是读取这组数据时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错误数据是第 组。(填数据序号)
(4)剔除错误数据后,小桃得到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
(5)小桃和其他组的小田交流发现,两组同学收集数据的方案不同:
小桃的方案:收集电压为3V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几组数据,比较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小田的方案:收集电压分别为1V、2V、3V的三个小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多组数据,比较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你认为 的方案更合理。
小田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并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加热。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热器,其目的是 。
(3)小田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A、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分析图乙可知 (填“A”或“B”)的吸热能力更强。若加热过程中无热量损失,已知A的比热容为2.4×103J/(kg•℃),则B的比热容为 J/(kg•℃)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浸没后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
(1)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图;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F1和 的大小,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 。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为 N,盐水的密度为 kg/m3。
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6V不变。
(1)按图甲,在图乙中把接错的一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2)正确连接电路后,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为0;继续移动滑片,当两电表指针刚好偏转且稳定时,基示数见序号3,继续实验,数据见序号4和序号5。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电压/V |
0 |
0 |
1 |
2 |
3 |
电流/A |
0 |
0 |
0.1 |
0.2 |
0.3 |
①根据第5组数据,在图丙中用"↑"标出电流表指针所在的位置。
②由序号1、2两组数据可判断,该电流故障为 (选填"R 1接触不良"、"R 2断路"或"R 2短路")。
③序号3、4、5三组数据表明:在导体的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④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 Ω,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化了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