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1999年人权报告·导言》称:“当前正在出现许多由公私双方行为者共同编织而成的跨国人权网,这是一种未受人们注意的第三种全球化。”美国之所以这样解释全球化,其目的是( )
A.推动国际人权事业进步 | B.通过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
C.阻止世界多极化趋势 | D.压制别国经济的发展 |
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是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角度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得丰厚利润 | 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
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 | 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 |
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可见,“宜昌大撤退”的作用是()
A.增强了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实力 |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
C.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 | D.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 |
2007年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投出4张反对票(注:分别涉及缅甸、津巴布韦和叙利亚问题,并且俄罗斯也一同投出反对票),这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投出反对票的一半。这表明()
A.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影响力的增强 | B.中国对现存国际政治秩序的不满加剧 |
C.中国与俄罗斯形成外交政策同盟 | D.中国重视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间关系 |
围绕着怎样“破坏一个旧世界”特别是“怎样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包括()
①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
②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③果断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④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世纪50年代,中国“红专大学招聘各处可见爱你,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一五”计划重视工业化建设 | B.“双百” 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
C.“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 |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