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像H2那样还原CuO呢?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一)制取氨气
(1)写出实验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浓氨水与 (填写一种试剂)快速制取少量氨气;
(3)有同学模仿排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的方法,想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你认为能否达到目的? (填“能”或“否”),理由是 。
(二)该小组中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1)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缺陷,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
(2)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分) 对于反应A(g)2B(g)DH>0,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B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曲线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 〉c
B.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
C.b、c两点A气体的转化率相等
(2)上述反应在密闭容器(定容)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的同时分解2n molB
B.两种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v正(A)=2v逆(B)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3)若上述反应达平衡时,B气体的平衡浓度为0.1 mol·L-1,通过减小体积来增大体系的压强(温度保持不变),重新达平衡后,B气体的平衡浓度 ▲0.1 mol·L-1(填“〉”、“〈”或“=”)。
(4)在100℃时,将0.40mol的B气体充入2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就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时间(s) |
0 |
20 |
40 |
60 |
80 |
n(B)/mol |
0.40 |
n1 |
0.26 |
n3 |
n4 |
n(A)/mol |
0.00 |
0.05 |
n2 |
0.08 |
0.08 |
① 在上述条件下,从反应开始至40s时,以A气体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 上表中n3 ▲n4(填“〉”、“〈”或“=”),反应A(g)2B(g)在100℃时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 ▲,升高温度后,反应2B(g)
A(g)的平衡常数K的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 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中充入的是A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A气体的起始浓度为 ▲mol·L-1。
(8分)已知拆开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36kJ能量,拆开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98kJ能量,根据图中的能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①②的数值:
① ▲;② ▲。
(2)生成H2O(g)中的1mol H-O键放出 ▲kJ的能量。
(3)已知:H2O(l)= H2O(g)DH=" +44" kJ·mol-1,试写出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提取的。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思考,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____,写出在沉淀池的离子方程式____。
(2)石灰乳是生石灰与水形成的化合物,从充分利用海洋化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生产生石灰的主要原料来源于海洋中的____。
(3)操作A是____,操作B是____。
(4)加入的足量试剂a是____(填化学式)。
(5)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考虑成本和废物循环利用的角度,副产物氯气可以用于____。
(6)海水提镁的过程,为什么要将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变为氢氧化镁,再转变为氯化镁?____。
(7)有同学认为:可直接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MgO制金属镁,这样可简化实验步骤,体现实验的简约性原则。你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该同学的想法,理由是____。
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相邻的A、 B、C、D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E的单质可与酸反应,1molE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LH2。E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__,E______。
(2)B、C、D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单质在足量A单质中燃烧后的产物与D单质同时通入水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
(4)A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应属于____。
(5)向D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直至过量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已知A是乙烯,B、C、D、E均为常见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
(1)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2)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有______(填字母)。
(3)在图示转化关系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填序号)。
(4)A、B、C三种物质的摩尔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5)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