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选段,回答8—10题。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爱任于几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帮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朋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时人莫之许也(承认、同意) 以咨诹善道(正确方法) |
B.遂用猖獗(失败)猥自枉屈(降低身份) |
C.将军即帝室之胄(后代)斟酌损益(除去) |
D.利尽南海(利益)引喻失义(不恰当) |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主要是写诸葛亮的隆重对策,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对曹操是“不可争锋”,对孙权是“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州是“夺取、占领”,对诸戎夷越是“和、抚”。 |
B.乙文主要是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
C.甲文中刘备以“犹鱼之有水也”为喻,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从正面表现了诸葛亮的才干。 |
D.乙文写得慷慨深沉、动人心魄、寓情于事,充分地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忠心。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①似 与 游 者 相 乐 ②今 天 下 三 分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心乐之()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山不加增 |
B.以其境过清以塞忠谏之路也 |
C.其岸势犬牙差互其真无马邪 |
D.乃记之而去宋之地方千里 |
翻译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两段多次出现“乐”,联系文段分析比较,柳宗元的“乐”与欧阳修的“乐”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不畏鬼魅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耶!”鬼技穷,倏然灭。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动,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竟不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1)歙:安徽。2)甫:刚刚。解释加横线的词。
(1)时盛夏,延坐书屋。 () (2)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耶?()
(3)鬼技穷,倏然灭。()给划线断句,用“∕”表示,限断两处。
犹 是 发 但 稍 乱 犹 是 舌 但 稍 长 亦 何 足 畏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有人说鬼只是人们想象杜撰出来的,因此,鬼的身上有人的影子。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应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
…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邹忌讽齐王纳谏》)解释加横线的词。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2)王之蔽甚矣。()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4)时时而间进。()选择与例句中“以”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例:皆以美于徐公。
A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D成,将以攻宋。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阅读节选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升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
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援疑质理(2)色愈恭,礼愈至
(3)尝与客饮(4)濂具以实对翻译下列句子。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诚然,卿不朕欺。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三处朗读停顿。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根据甲乙两段文字,说说宋濂是个怎样的人?
文言文阅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文学常识填空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居士,他创作的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他的()名,“志”是()的意思,“异”指()的故事。郭沫若称赞蒲松龄作品“,。”解释加点的词语
(1)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
(3)盖以诱敌();恐前后其受敌()
(4)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翻译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原文填写
(1)体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2)体现狼狡猾的句子是:说一说这则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