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时的实验装置图,请认真观察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1. 甲、乙一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其中,图中的_____起对照作用。 
2.丙装置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应选用_________ (填“黑色”或“透明”) 的塑料袋,目的是避免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_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一段时间后,打开塑料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会         。
3.若用丙装置来研究蒸腾作用,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要放在      下一段时间。该实验的现象是                                 。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 培养皿编号 | 
   种子的数量(个) |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条件均相同) | 
  
| A | 
   3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20℃ | 
  
| B | 
   3 | 
   无水 20℃ | 
  
| C | 
   3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10℃ | 
  
| D | 
   3 | 
   水淹没种子 20℃ | 
  
(1)用培养皿A与B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
 (4)如果在严格按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应从方面寻找原因。
 (5)若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
 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
 第二步:, 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时的实验装置图,请认真观察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1. 甲、乙一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其中,图中的_____起对照作用。 
 2.丙装置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应选用_________ (填“黑色”或“透明”) 的塑料袋,目的是避免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_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一段时间后,打开塑料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会。
 3.若用丙装置来研究蒸腾作用,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要放在下一段时间。该实验的现象是。
蚊子的幼虫孑孓(jié jué)生活在水中,它们在水中能呼吸吗?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孑孓在水中能呼吸吗?
 2.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
 ②如上图,取20只孑孓放人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________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乙组实验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相同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4.结果预测:
 A.甲烧杯中的孑孓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活着,说明 。
 B.甲和乙烧杯中的孑孓都存活,说明。
 5.实验现象:甲烧杯中的孑孓全部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活着。
 6.实验结论是:。与你做出的假设。
以下是设计的“探究种子萌芽的外界条件”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
| 处理方法 | 
   10粒种子,拧紧瓶盖 |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较多的水掩住种子 |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适量的水 |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适量的水 | 
  
| 室温 | 
   室温 | 
   低温 | 
   室温 | 
  
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2号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1,3,4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是
 (3)1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4)2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5)3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6)只有号瓶的种子可以萌发。
 (7)根据实验结果,你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
(共4分)回忆我们所做的探究,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侧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
 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乙()
 ⑴在甲、乙载玻片的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⑵该实验说明生物体(如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_________。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⑶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能①形成赤潮 ②寄生在人体内 ③净化水体,
 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其中对人类有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