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                      
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
①实验前忘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珠;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试管口向上倾斜;
⑤实验结束时,先熄灭了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槽;
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对准试管里固体进行加热。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只有①③⑤⑥ B.只有②④
C.除了①外其余均是 D.只有②③⑥

(3)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字母)        ;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 
该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含有CuSO4、BaCl2、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小组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Ⅰ)取一定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Ⅱ)取少量(Ⅰ)的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提示:BaCO3难溶于水;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1)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2)请说出肯定不含物质的理由。
(3)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还需做什么实验?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
若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滴入锥形瓶后,能明显观察到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甚至从右端溢出。请推测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分别是什么?(答出两种组合即可)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下图是教材中的部分探究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⑴实验A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右边试管收集的气体如何验证?
⑵写出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由实验C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某学习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气体”进行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原理分析: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原因是
(2)发生装置:图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甲烷,其发生装置应选图(填序号)。
(3)收集装置:实验室收集氨气应采用的方法是。收集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时,常采用图③收集装置,气体应从(填字母)端通入。
(4)实验操作:通常实验室制取氢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若利用图③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则水从(填字母)端排出。
(5)实验反思:在加热氯酸钾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氯酸钾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A.水的电解实验 B.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C.探究二氧化碳性质 D.气体制备装置

(1)A实验玻璃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  ,与玻璃管①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2)B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3)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4)写出用D装置制取一种气体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