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两个加塞的广口瓶,甲瓶内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据图回答问题。
(1)若两瓶在温暖的地方已放置了24小时,将燃烧的小段蜡烛伸入甲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将是 ;将燃烧的小段蜡烛伸入乙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甲瓶中的种子会吸收空气中的 ,将种子内的 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3)本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4)一手捧甲瓶,另一手捧乙瓶, 温度上你有什么感觉?
这是为什么?
小强很细心。他买猪肉的时候,发现猪皮下有一层厚厚的脂肪,于是他想弄清楚这层脂肪的作用,就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探究:
(1)提出问题:动物的脂肪层有什么作用?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一双橡胶手套,分别戴在左右手上。
②把左手手套外涂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手手套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两只手__________放入盛满冷水的水桶中,停留一段时间。
(4)现象:_________________冷的快,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光合作用某个实验的步骤或装置,请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图F所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____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实验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设置装置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菜农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答出一项合理措施即可),以提高温室中蔬菜的产量。
左图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1)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__________,在此处被消化为_________。
(2)蛋白质的消化是[ ]______开始的,最终在[6]_______内被分解为_______。
(3)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
(4) 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消化腺有[8]唾液腺和[ ]_______和[ 4 ]_______,其中________能分泌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物质A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物质B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如图所示,试问:
(1)在这个实验中,探究两组变量,要使①和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2号试管放入的物质A为__________;
(2)要使①和③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3号试管放入的物质B为______________。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左右温水中,5~10 min后取出,滴加碘液,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
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
A |
B |
C |
D |
|
加入物质 |
淀粉溶液/毫升 |
4 |
4 |
4 |
4 |
蒸馏水/毫升 |
2 |
0 |
0 |
0 |
|
唾液稀释液/毫升 |
0 |
2 |
2 |
2 |
|
保存温度/℃ |
37 |
37 |
100 |
0 |
|
保存时间/分 |
10 |
10 |
10 |
10 |
|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
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
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
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
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
(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
(2)收集唾液的方法是;
(3)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