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
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a)和图(b),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发生。
(2)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在一定时,越大,压强越大。
(3)通过观察图(b)和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PbPe。(填“﹥”、“﹤”或“﹦”)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提出下列猜想:
Ⅰ、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
Ⅱ、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表面状况)有关
Ⅲ、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甲乙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采用了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应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做运动,此时根据知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或“﹦”)
(2)实验时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便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乙所示,他用双面胶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长方体木块的上表面,用细线连接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电动机。在木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当电动机以不同的转速工作时,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块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表面状况 |
压力/N |
摩擦力/N |
木块的速度/m/s |
1 |
木块------木板 |
2.0 |
0.6 |
0.1 |
2 |
同上 |
4.0 |
1.2 |
0.1 |
3 |
同上 |
4.0 |
1.2 |
0.2 |
4 |
木块-----砂纸 |
2.0 |
1.0 |
0.1 |
①分析3、4两次的实验记录,(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Ⅰ。
②分析两次的实验记录,可初步验证猜想Ⅱ。
小强同学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他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在调节天平时,小强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将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这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左/右)
(2)在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图下对应序号): 。
(3)由图可知,橡皮泥质量m = g,通过计算,橡皮泥的密度ρ= kg / m3。
小明和小红各自进行“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和电阻”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均标有“2.5V”字样,所用电源和滑动变阻器相同。
(1)小明按图(a)正确连接电路,并将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闭合开关后,三个电表的示数如图(b)、(c)、(d)所示,则他们所用的电源电压为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Ω。
(2)接着小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观察到滑片恰好在变阻器的中点上,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多少?,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
(3)小红连接电路时只用了图(a)中的V1,没有使用V2,连接的实物图如右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实物图中将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学会观察生活,动脑思考,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探究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好方法。
(1)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也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
它应用了物理声、光、热、力、电等很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
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把表格中内容用一句话或一个关键词简要地填写完整:
汽车上的装置 |
水箱里面用 水做冷却剂 |
方向盘 |
汽车导航仪 |
汽车喇叭 |
利用的物理知识 |
(2)汽车给我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些社会问题,人们已经致力于研究利用电能来做动力的新型汽车。如图所示,是“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工作过程中,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部件是( )
A.电动机 B.发动机
C.发电机 D.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