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是“寿山石”之乡。小宇取来家里的一小块寿山石,通过实验来测其密度。
⑴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⑵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 _______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_________cm3。样石的密度为 kg/m3。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8分)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填“水”或“食用油”)吸热能力更强。
在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两个实验结论:
(1)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在探究有多个变化因素的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实验小组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99 |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4分)从图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由此可以判断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__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不吸收”),温度__________.
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四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和1、2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分析1、3次实验数据得出初步结论:
。
(4)物质吸热多少与有关。
小雨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对眼睛视角大小的相关因素,他通过观察不同高度的树木且不断地改变眼睛与树木的距离,如图所示,得到数据,如表格所示:
物体高度h(m) |
4 |
2 |
1 |
|||||||||
距物体距离s(m) |
8 |
6 |
4 |
2 |
8 |
6 |
4 |
2 |
8 |
6 |
4 |
2 |
视角a(度) |
28 |
36.8 |
53.1 |
90 |
14.2 |
19 |
28 |
53 |
5.5 |
9.5 |
14.2 |
28 |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
(1)小雨眼睛中成的实像。
(2)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物距越远视角越。
(3)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时,物体高度越大,视角越。
(4)人眼能够看清物体的最小视角是1/60°,登月的宇航员能看清万里长城吗?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