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时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孟子》中有不利于皇权加强的内容
C.朱元璋主张君臣应平等相待 D.朱元璋最反感“君视臣如草芥”的态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

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
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中国书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享有盛誉,其基本特征包括①汉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性和气势②书法是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意境美③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④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反对传统和理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