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同学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表:
实验目的 |
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 |
实验用品 |
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
操作过程 |
![]() |
他取三只烧杯,向烧杯中各注入25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均为8g的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搅拌,待溶解后用温度计分别测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
(1)“搅拌”的目的是 。图示④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
(2)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 溶液,这是因为 。
(3)溶解硝酸铵固体的烧杯外壁有水珠产生,其原因是 。
(4)由此探究实验可知 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如图是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
(2)
℃时,
的相等;
(3)
℃时,要使接近饱和的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现有五种物质:
A. |
磁铁矿 |
B. |
水 |
C. |
干冰 |
D. |
纯碱 |
E. |
氮气 |
请用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是;
(2)可用于高炉炼铁的原料的是;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可用作生产烧碱原料的是.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三个水分子;
(3)两个氮原子;
(4)氢氧根离子.
2013年5月18日,广州市公布了镉超标的8批次大米,其中6批次来自湖南.有色金属之乡排污严重,滥用农药化肥雪上加霜,使湖南大米屡屡重金属超标.请分析:
(1)有毒大米中所含的镉是指(填"元素"、"单质");
(2)导致镉污染的原因是(答一条即可);
(3)防止产生有毒大米的措施有(答一条即可).
(1)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氧化碳可作燃料,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性;
②石墨可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性.
(2)2013年6月初,我国连续发生了三起大的火灾--中储粮林甸粮库失火、大连油罐爆炸、吉林禽业公司火灾,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遇到灾难生命是最宝贵的,如果未成年的你在火灾现场,你可以做的是(写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