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强猜想:水滴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将米尺竖直放置在地板上,滴管嘴与米尺的0刻度线平齐,如图11所示,当墨水刚从滴管嘴滴出时,用数码照相机的摄影档(该相机摄出视频影像,每隔0.05s摄下一帧(即一幅)静态画面),摄下该滴墨水自由下落的全过程;接着在媒体播放器上逐帧观看拍下的静态画面,发现第8帧画面上墨水才从滴管滴出,他从第8帧画面开始,每隔2帧选出一张画面,读出有关信息并填入下表中。

画面
水滴已运动的时间t(s)
水滴落下的距离h(cm)
第8帧
0
0
第10帧
0.1
5.0
第12帧
0.2
20.0
第14帧
A
B
第16帧
0.4
C


(1)上图是小强选出的第14帧画面的放大图,请你根据该帧画面提供的信息思考表中的A、B、C三处分别应填写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墨水从第14帧到第16帧的平均速度是      m/s。
(3)小强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水滴下落的距离与____________成正比。
(4)水滴下落时,水滴与地板间的距离h’与水滴运动的时间t的函数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

(5)若拍摄第10、12、14、16帧照片时水滴下落的速度分别为1m/s、2 m/s、3 m/s、4 m/s,则重力对水滴做功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星期天我校某班同学骑自行车去郊游,小明同学用同样大小的力推两名骑自行车的同学,结果发现质量较小的同学速度增加较快,质量较大的同学速度增加较慢.爱思考的小明猜想: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可能与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和其他同学到实验室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完成此实验时的要求是
          

⑵将上表中所缺的数据补充完整.
⑶分析实验数据,他们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并得出物体每秒速度的增加量Δv与其质量m之间的关系是:        
(4)从这个实验可以进一步得出,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小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可以测量标有“3.8 V”灯泡的额定功率.现预测小灯泡的电阻值和小灯泡的电功率(即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下图为一种测量方案的原理图(不考虑多次测量.图中用“电源”表示电路的其它部分)。
(1)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将下列所需实物用铅笔连接起来.(5分)

(2)电压表所选量程是_______,调节滑动变阻器,应使电压表指针指在_______的位置上.
(3) 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A,电阻的测量值R=_______Ω,则灯泡的额定功率约是______W.
(4) 考虑到电压表的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必然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那么用这种方案测量出来的电阻值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其原因是_______
(5)小杨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使用了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放在滑动变阻器阻值______的位置(填“最大”或“最小”).滑动变阻器起到的作用是 _______
(6) 如果在家里做测白炽灯功率的实验,因家里一般没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所以可以利用家庭中都有的______和_______测量更方便.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4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9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
⑴小明正在连接实验电路,还有部分导线未接上,如图19所示。请你和小明一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电路连接好。
⑵实验中小明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为0,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⑶小明同学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V,为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向端移动(选填“左”或“右”)。

(4)当电压表的示数等于额定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0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明选用了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档)、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

(1)小明设计了如图18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据 __的知识,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2)小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下:

风速



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
0.8
2.2
3.8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__
(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__
(4)你认为影响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 __(写出一个).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17所示。

次 数
物距u/cm
焦距f/cm
像距v/cm
1
15
5
7.5
2
8
17.5
3
10
29.0


(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3)小刚有一架“傻瓜”相机,拍摄时不需要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即不需要“调焦”)。相机的说明书上注明“拍摄时,景物要在3m以外”。下表是这架相机像距和物距的变化情况(f =35mm)。根据表中数据,解释为什么拍摄时不需要调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