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实验。
提出问题是: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进行对照。进行实验时,在以上两组装置中各装入_______________( 填1只或10只 )鼠妇,每2分钟统计一次鼠妇进入以上两种环境的数量,统计10次,并计算10次的_______________值。
得出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___环境中。注意:实验结束后应把鼠妇_______________。(填杀死或放回环境)
2、如果把第1题中的问题改成“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则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变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下列是“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
①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
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
③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 ,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培养皿B不做任何处理。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
(1)在第2步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
(2)步骤3的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
(3)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
(4)如果实验成功,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会发现培养皿中的没有菌落生长。
(5)真菌的结构包括、、、四部分,根据组成身体的细胞数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和两类。真菌与细菌的区别在于细菌没有。
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⑴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⑵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将实验装置放在光下,则可用于探究的问题是。要完成这一探究的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探究植物的该生命活动时,实验前应将以上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运走耗尽,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⑶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
⑷绿色植物调节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制造有机物,都是与光合作用分不开的。小莉同学演板时书写光合作用过程表达式还存在不完善之处,请你帮忙完成:
下面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具体步骤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一部分的正面和背面均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个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丢掉黑纸;
④将剪下的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直到叶片由绿变成黄白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并记录结果。
(1)该实验中有无对照实验(填有或无),实验变量是。
(2)实验过程中,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3)在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
(4)该实验结束后,你观察到的结果是_________。
(5)该实验除了证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外,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
_。
下图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装置甲中所用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的分化。除藻类植物外,还有植物和植物都是用孢子繁殖后代的。
(2)孙悟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与台灯的距离(厘米) |
10 |
20 |
30 |
40 |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
60 |
25 |
10 |
5 |
请你根据孙悟的实验结果给孙悟写出该实验的探究问题:孙悟得出的结论是。
(3)利用乙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左、右)移动。
(4)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常给农作物松土,目的是。
2013年8月的黑龙江洪水使黑龙江大范围的农作物绝收,原因是。
人们要使作物种子保存更长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粘上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肉汁蛋白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如下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1)你认为 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 。
(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
(3)放在28 ℃环境中培养是因为 。无菌操作是为了 。
(4)按手印相当于细菌培养实验中过程。
(5)细菌菌落形态特点是:(写一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