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12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昊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选自《 》,这是一部 体史书。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 (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卿言多务,孰若孤 ( )
及鲁肃过寻阳 ( ) 从“卿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句,是孙权向吕蒙指出“学”的 性;而当“蒙辞以军中多务”时,孙权又现身说法,以“ ”一句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请将“但涉猎,见往事耳”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吕蒙读书迅速长进对你有什么启示?
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天山共色⑵窥谷忘反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理解填空。(4分,每空2分)
⑴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⑵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写水势的,《三峡》一句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共12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翌日,又转北出小桥,并溪东行,又西三四折,及姚君贵聪门。俯门而航①,自柳、竹翳②密间,循渠而出,又三四曲折,乃得大溪。……复引舟入荷花中 歌豪笑剧③。响震溪谷。风起水面, 细生鳞甲;流萤班班④,奄忽去来。……
隶而从者曰学童,能嘲哳⑤为百鸟音,如行空山深树间,春禽一两声,翛然使人怅而惊也;曰沈庆,能为歌声,回曲宛转,了亮激越,风露助之,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
追游不两朝昏⑥,而东林之胜殆⑦尽。同行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⑧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⑨,开口一笑,不偶然矣。
(节选自【宋】王质《游东林山水记》)
【注释】:①航:船,这里作乘船讲。②翳:遮蔽、掩盖。 ③ 剧:极,甚。 ④班班:同 斑斑即点点。 ⑤嘲哳:鸟鸣声。 ⑥”追游“句:抓紧时间游赏了不到两昼夜。⑦殆:差不多。 ⑧引领:伸长脖子。 ⑨此:指东林山水。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 心乐之 ()(2) 潭中鱼可百许头 ()
(3) 其岸势犬牙差互 ()(4) 长望而不可归 ()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为坻,为屿 / 方为秋田之害 | B.乃记之而去 / 学而不思则罔 |
C.以其境过清 /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D.其岸势犬牙差互 / 其声愈清 |
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甲】文描绘出了小石潭潭水的特点,请结合原文有关句子,分析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特点的。
读完【甲】【乙】两文,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两位作者在游览美景的过程中,心情都有所转变,分别从“心乐之”以及“歌豪笑剧”都转变为怎样的情感?你分别从哪些地方读到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猛浪若奔。(2)负势竞上。
(3)鸢飞戾天者。(4)窥谷忘反。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作者着力描写富春江两岸的奇山异水,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比较《三峡》与《与朱元思》两篇短文的异同。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秋天的,《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
魏武将见匈奴使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魏武将见匈奴使使崔季圭代 |
B.魏武将见匈奴使见两小儿辩斗 |
C.然床头捉刀人怡然自乐 |
D.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翻译下列句子。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翻译: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魏王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普少习吏事 习:②既薨既:下列句中的“以”与“太祖常劝以读书”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B.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C.何不试之以足 | D.跪而拾之以归 |
翻译下面的句子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