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5月,中国国民党发表宣言指出:“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则宣言标志着
A.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 B.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
C.国民会议运动迅速展开 | D.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 |
工业革命完成后,流行一种思潮,在文学上主张用客观的眼光来观察和重现世界的本来面目,在画法上不像前人那样精雕细琢和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下列文学作品不符合这种思潮的是
A.《安娜·卡列尼娜》 | B.《欧也妮·葛朗台》 |
C.《美国的悲剧》 | 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
钱乘旦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一书中指出:“事实上,这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是在新科学新知识触发下发生的技术大改造,而是把人类已有的知识用于生产,使生产突然间发生飞跃。这使人们感到,工业革命在这时发生,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过去缺乏应有的知识,也不是由于生产没有发展的潜力,而是由于社会故意压制生产,不让它得到应有的发展。”作者意在说明()
A.生产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导致工业革命发生 |
B.社会创造条件使人的才能和知识得以运用 |
C.生产经验的积累导致工业革命发生 |
D.科学理论可以转化成技术运用于生产 |
10世纪初,一位诗人描写西撒克逊国王加冕典礼时,写道“美酒四处流溢,大厅喧吵纷纷,小厮急步如梭,侍者应接不暇。酒足饭饱,歌兴起;竖琴铮铮,比赞词;众齐呼:‘噫,基督,光荣与赞叹皆属你!’国王双目炯炯,举殇为天祝酒;旋礼彬彬,礼下众人……”此材料主要说明当时
A.封建王朝势力强大,国富民强 | B.国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
C.国王王权和教权相结合 | D.国王与臣下的平等地位 |
1587年伦敦主教艾尔默这样说:“我布起道来无精打采,我不相信上帝而只相信王上,王上是上帝的副手,因此是我的另一个上帝。”下列选项符合材料的是
A.上帝是唯一的信仰 | B.教权高于王权 |
C.王权高于教权 | D.王权的神秘化 |
“现代化并不要求有一个政治意识形态,或一套体制,因为选举、国家边界、市民联合以及西方生活的其他标志,对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必需的。”下列选项理解最符合材料的是
A.现代化源于西方,发展于东方 |
B.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进行现代化 |
C.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 |
D.现代化对国家发展来说有利有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