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几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完毕后,他们发现试管内仍有黑色固体物质存在。该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
小玉同学:木炭。          小兰同学:氧化铜。        小华同学:              
【查阅资料】
(5)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Na2O、MgO、CuO、Fe2O3等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MgO+H2SO4==MgSO4+H2O。
(6)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实验设计】
方案一:向盛有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
方案二:取少量该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灼烧,观察现象。
他们对“方案一”进行了分析讨论,达成了共识:若试管内溶液无色、还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    同学的猜想正确。若试管中溶液呈蓝色、无黑色固体,证明        同学的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                                    ,证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他们按照“方案二”进行了实验操作,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黑色固体红热并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该黑色固体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5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提示:图7中凹液面与“80”上方两格处相切)

(1)图5中仪器a的名称是,按实验要求,图5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在实验中该仪器的作用是
(2)完成此实验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①溶解,②装瓶贴标签,③称量,④计算
(3)马虎同学按图6的操作称取氯化钠,细心同学发现马虎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马虎同学操作中的错误是,他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g;
(4)聪明同学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7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cm3,图6的错误操作使配得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填“不变”、“偏大”或“偏小”)。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反应的方程式是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其发生装置应选择 ,收集装置应选择

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D E F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实验室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药品选用高锰酸钾,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实验室该装置中试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你所选择的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4)如右图所示为在氧气中点燃铁丝的实验,现象为
在瓶底事先放少量水或细沙的原因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温度/℃
二氧化锰用量/g
氧气体积/ml
反应所需时间/s

5
12
20
0.2
125
11

30
12
20
0.2
125
2

30
12
40
/
125
148

30
12
90
/
125
82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4)某实验室需配置450克5%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操作为:往一定量3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 克水,然后用(填仪器名称)搅拌均匀。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装置的字母代号),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化学方程式,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集满的实验现象是
(3)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5)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6)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发现,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 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时,分别用装有5mL不同浓度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细小颗粒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硫酸浓度
15%
20%
25%
30%
35%
气体体积/mL
35
47
55
51
42

[实验二] 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细小颗粒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D
E
温度(℃)
40
50
60
70
80
现象和
比较
有少量气泡
气泡比A号试管多
气泡明显比B号试管多
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
反应激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请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分析处理以上两个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因为浓度小于或大于此浓度对反应的影响是
②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
③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④该研究小组为了研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在28℃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A
B
试管内药品
1g块状大理石与5mL25%稀硫酸
1g细小颗粒大理石与5mL25%稀硫酸
现象和比较
有少量气泡
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根据上述实验研究,你觉得在以下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的装置中,最佳选用(填编号)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