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 | B.维护私有财产 |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 B.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
下列歌词反映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历史的是
A.“工友农友真英雄,走上雄伟的井冈山” |
B.“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 |
C.“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 |
D.“建设的时候跟着毛主席,加速建设社会主义” |
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
B.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 |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
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
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一致性主要是
A.驱逐帝国主义势力,打倒军阀 |
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私有制 |
C.平均地权,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
D.召集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 |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是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此番话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
B.发展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
C.正式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
D.着手进行国共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