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 ……,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
| A.封建王朝的更替 |
| 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 |
| C.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 |
|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 |
假如你是古罗马一位执政官,当你遇到以下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①主人拒绝为他工作了20年而要求给予自由的奴隶
②一个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但杀人者自称其行为合法
③某平民将他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其小儿子。
④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时为了赚钱卖了20个奴隶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
| C.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 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
《罗马和罗马法》中指出:“被继承人死亡时,从家长权或夫权下解放出来的子女和妻子等,他们可以直接继承死者的遗产。”对这一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罗马法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
| B.罗马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
| C.罗马法保护公民对私有财产的所有权 |
| D.罗马法涉及家庭关系和财产继承等内容 |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这体现了()
| A.《十二铜表法》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
| C.《十二铜表法》蕴含“法治”的精神 |
| D.《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
|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