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列传》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四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观点?他对君权的论证体现出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论证对儒学地位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概括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和明太祖两位君主的相应解决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顾炎武思想的产生原因。
(4)有人说:顾炎武与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请依据材料四和材料一说明理由。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创造出适合自己需求的政治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遗书》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据材料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当我们把视线从华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去寻找西方文明之源时,雅典卫城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在它静谧而沉寂的遗址深处,记叙着一种与古代中国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政治制度产生的条件。
材料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节选(1875年)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3)材料三体现了近代法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会议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1)据材料一 ,分析英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民主政体中控制“控制者”的机构说来极为简单,既然我们认识到人都有天生的弱点,找不到十全十美的控制者,那我们就让几个“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的人平等竞争吧。所以三个平等竞争的野兽就是民主,而一个“圣人”却是专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近代民主政体中是怎样实现“平等竞争”的?
材料三(德意志帝国实质上就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收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说明德国“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表现。

罗马法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权力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规定债权人的利益,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买到国外或杀死他。
------它还明确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1)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社会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
(2)针对材料二出现的问题,古罗马在法律方面是如何应对的?试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的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
(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恩格斯
(3)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中蕴含的基本原则或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的影响。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慨括唐代“三省”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材料二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蔽矣。”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选官制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
材料三(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相互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朱绍候《中国古代史》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官制变革带来的影响。
(4)综上所述,唐宋政治制度的变革带来了哪些启示?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 中外名画鉴赏

(1)结合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给以上两幅名画配上核心解说词。(要求:每幅名画的解说词不得少于两点,否则不能得分。)(4分)
展览二 中外文学荟萃

(2)展览二中展示的是中西方的两部名著,分别被称为两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按文学作品的风格归类,它们属于哪一类?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展览三 中外思想集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材料中两位思想家主张的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的角度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