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题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①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②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③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①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②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③组绣纺:即编织结线。④夏(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3分)
(1)苦儿幼不能执笔
(2)毕陈左右
(3)旋复持儿而泣曰用“/”符号为文中划线句断句
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好读书,不求甚解
(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介绍五柳先生的哪三大爱好?(可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
后孟尝君①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②于薛乎?”冯谖③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有毁孟尝君于闵王,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节。)
【注释】①孟尝君: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齐闵王时为相。其父田婴在齐宣王时为相,并受封于薛,故本篇中有“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之说。田婴死后,田文袭封地,封号为孟尝君。孟尝君好养士,据说有门客三千,成为以养士而著称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中还有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②责:同“债”,债的本字。下同。③冯谖:冯谖(xuān),齐国游说之士,孟尝君的门客。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何市而反反:返回 |
B.驱而之薛之:到……去 |
C.因烧其券因:因为 |
D.齐王谓孟尝君曰谓:对……说 |
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于”与“孟尝君就国于薛”中的“于”相同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 B.苟全性命于乱世 |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D.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
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谖自告奋勇为孟尝君去薛地收债。 |
B.冯谖假托孟尝君之命免掉了薛地老百姓的债。 |
C.孟尝君听完冯谖的汇报后不高兴地辞退了冯谖。 |
D.孟尝君被齐王遣回薛地才明白了冯谖的一片苦心。 |
昔一人苦贫特甚,而生平虔奉吕祖(指吕洞宾)。感其至心,忽降其家,见其赤贫,不胜悯之。念当有以济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粲然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其人再拜曰:不欲也。吕祖大喜,谓:子诚如此,便可授子大道。其人曰:不然,我心欲汝此指头耳。解释加点词语:
因伸一指 ()汝欲之乎 ()假设你是吕洞宾,你会帮他实现愿望吗?为什么?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给加点词解释:
京中有善口技者()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妇抚儿乳()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