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国化石能源基础储量和年产量如下表
|
基础储量 |
年产量 |
石油 |
28.33亿吨 |
1.89亿吨 |
天然气 |
32 124亿立方米 |
851.7亿立方米 |
煤 |
3 261亿吨 |
930.5亿吨 |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石油最多开采的年限?(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根据你的计算并结合上表,就化石能源的使用谈谈拟合看法(答出3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
①写出仪器甲的名称 。
②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编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选填编号)。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的水全部排出后,将导管移出集气瓶,再进行如下操作:a.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b.瓶口向上放置;c.在集气瓶口盖好毛玻璃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编号排序)。
④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火焰呈 色;二氧化硫若大量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的后果是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细沙的作用是 。
(1)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朝向 处,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HCl、稀H 2SO 4、BaCl 2溶液、Na 2CO 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甲+乙→无明显现象,乙+丙→白色沉淀,丙+丁→白色沉淀,甲+丁→无色气体;BaCO 3、BaSO 4难溶于水。试回答:
(1)丁物质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写出乙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甲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0克分别加入100克水中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请回答:
(1)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 乙(填"<"">"或"=")。
(2)m的取值范围 。
(3)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恢复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B.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乙>甲
C.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质量:甲>乙
D.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 。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 。
(2)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金钢,主要原因是合金钢具有 的优越性能(要求只答一条)。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 (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 [填写序号)。
①Al 3+
②Al 3+、Fe 2+
③Al 3+、Fe 3+
④Fe 2+、Cu 2+
⑤Al 3+、Fe 2+、Cu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