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
| A.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 B.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
| C.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 |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据表可知,汉代察举制( )
| 官僚贵族子弟 |
富豪 |
平民 |
贫民 |
| 69.6% |
6% |
15.7% |
8.7% |
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
|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
|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
|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
|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汉书》载:“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统治者()
| A.推行郡国并行制 |
| B.强化君主专制 |
| C.加强中央集权 |
| D.解决土地兼并 |
在谈及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今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
| 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
|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
| 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
|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长官任命制 |
|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
|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