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这一认识

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初一些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卢骚之徒、卢梭魂、亚卢(亚洲卢梭)、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这则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

A.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B.“西学东渐”,崇洋媚外
C.卢梭的思想占主导 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统时代风貌

某年春晚的“对联征集”出了一个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你认为下列叙述可能与《静夜思》作者相符的场景是

A.自白帝乘舟回江陵时付给船家“交子” B.参加殿试受到武则天的亲自接见
C.收到汪伦送的一套青花瓷酒具 D.独酌之后欣赏《洛神赋图》摹本

以下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科技文化成就体现“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特点的有
①印刷术 ②指南针 ③火药 ④历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中国古代有“虎溪三笑”的典故,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诗歌创作呈现繁荣景象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