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相顾惊疑 ②一切乌有 ③城市依稀而已 ④见山上人烟市肆翻译下面句子。
(1)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2)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按音节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数年恒/不一见。 |
B.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
C.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
D.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
文中将“山市”称为“鬼市”,对此,你怎样认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下面划线“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策之不以其道”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徐喷以烟 | B.以丛草为林 |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翻译下面句子: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分别是什么?
(二)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20—22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
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①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②,曰:“祭酒③,布衣诸生耳,尔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④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节选自南朝·宋范晔《班超传》)
【注释】①久事笔研:以舞文弄墨为生。研,同“砚”。②相者:算命的人。③祭酒:先辈的意思。④显宗,东汉明帝的庙号。⑤除,任命。.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不耻劳辱 ()(2)、尝辍业投笔叹曰 ()
(3)、久之,显宗问固()(4)、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请结合选文中具体的语句,说说班超的性格特点。(2分)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17—19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朝服衣冠,窥镜(衣服) |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 D.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
、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
C.本文第三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营丘士好折难
营丘士,性不通慧,每多事,好折难①而不中理。一日,造艾子问曰: “凡大车之下,与橐驼②之项,多缀铃铎③,其何故也
?”艾子曰:“车、驼之为物甚大,且多夜行,忽狭路相逢,则难于回避,以借鸣声相闻,使预得回避尔。”营丘士曰:“佛塔之上,亦设铃铎,岂谓塔亦夜行而使相避邪?”艾子曰:“君不通事理,乃至如此!凡鸟鹊多托高以巢,粪秽狼藉,故塔之有铃,所以警鸟鹊也,岂以车驼比邪?”营丘士曰:“鹰、鹞④之尾,亦设小铃,安有鸟鹊巢于鹰鹞之尾乎?”艾子大笑曰:“怪哉,君之不通也! 夫鹰準⑤击物,或入林中,而绊足绦⑥线,偶为木之所绾,则振羽之际,铃声可寻而索也,岂谓防鸟鹊之巢乎?”营丘士曰:“吾尝见挽郎⑦秉铎而歌,虽不究其理,今乃知恐为木枝绾,而便于寻索也!”抑不知绾郎之足者,用皮乎?用线乎?”艾子愠而答曰:“挽郎乃死者之导也,为死人生前好诘难,故鼓铎以乐其尸耳!”
【注释】 ①折难:好与人争辩。②橐驼:驼铃。③铎:古乐器。④鹞:猛禽。⑤準:寻找目标。⑥绦:绳、带。⑦挽郎:送葬时唱挽歌的人。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造艾子问曰(往 ,到) | B.偶为木之![]() |
C.安有鸟鹊巢于鹰鹞之尾乎(筑巢) | D.故鼓铎以乐其尸耳(快乐)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好折难而不中理佣者笑而应曰 |
B.则难于回避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C.佛塔之上孤之有孔明 |
D.挽郎乃死者之导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故塔之有铃,所以警鸟鹊也,岂以车驼比邪?
②怪哉,君之不通也!.本文讽刺了哪类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狄梁公与娄师德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宋·王谠《唐语林》)、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
(2)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
(3)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4)而娄公未尝有矜色。()、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娄师德是怎样的一个人?短文是如何刻画娄师德形象的?